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活色生香”

发布时间:2017-07-26 15:01:06  |  来源:青海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雷卫腾

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又是一个崇高的责任和使命。

我省成立了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使保护区建设由过去的文化部门单一管理上升为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这在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尚属首例。

保护区设立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拨付专项资金6393万元,黄南州政府设立了2000万元文化发展基金。由民间艺人兴办的热贡艺术各类传习中心多达28个, 涵盖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等多个门类。近千名学员在传习中心内接受学习,近百名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担任教学任务。

刚走进同仁县曲库乎乡江什加村,记者便被高亢的藏戏唱腔所吸引。原来江什加民间藏戏团正在上演藏戏片段《意乐仙女》。台上演员一招一式堪比专业范儿,殊不知,台上台下的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

黄南藏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热贡地区的民间藏戏团只有6家,藏戏演员仅有60余人。保护区设立以来,扶持江什加民间藏戏团兴建了黄南地区第一家集舞台、广场、更衣室、小型展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藏戏传习展示中心,有效改善了演出条件,大大激发了当地村民排演藏戏的积极性,江什加民间藏戏团编排的《松赞干布》《卓哇桑姆》等剧目在国内戏曲汇演中屡获大奖。而民间藏戏团的数量已增加到16家,有六七百名民间藏戏演员活跃在藏戏表演的舞台上。

现如今,保护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政府协调、专门机构管理、社会组织参与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整体性保护文化遗产的新路子。

省政府连续举办五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相关部门举办了全省民间藏戏会演、黄南藏戏展演、雅顿藏戏艺术节等系列活动;

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深圳等多个城市以及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举办了热贡艺术画展,支持热贡艺人在全国开设了近200家热贡唐卡展销窗口,热贡艺术已成为对外传播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

同仁县隆务镇、年都乎乡和同仁县、尖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仁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唐卡之乡”;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热贡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称号,这是全国唯一的文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在这片金色谷地,文化生态保护的星火已呈燎原之势。

文化生态保护空间悄然形成

今年6月,充满童真的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响彻青海民族大学小岛体育中心——得益于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果洛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于2015年10月正式组建成立,合唱团的成员全部由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第一、二、三民族小学的学生组成;2016年7月,合唱团赴北京开展了艺术夏令营活动,小演员们的艺术素养、表演技巧和表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演出现场,小演员们表现出色,节目精彩,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场内外好评如潮。

果洛州是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独特、本真性保持最完整、说唱艺人种类最丰富、影响力最广泛、群众基础最深厚的藏区之一,享有“格萨尔故乡”的美誉。2014年7月,文化部批准设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2016年12月,《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正式批复同意实施。

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是人,让格萨尔文化“活下去”,是保护区必然的选择。

保护区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制定出台《果洛州文化人才“千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已完成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6次, 培训学员360人(次);设立上海大学驻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为保护区内传统工艺的传承、产品研发搭建了平台;搜集、整理、出版相关格萨尔古迹丛书 29 部,录制、制作了音乐专辑《果洛》和格萨尔文化宣传片《格萨尔的果洛》;鼓励和支持社会创办民间艺术团体,相继成立了阿尼玛卿青少年艺术团、年保玉则艺术团和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等;组织开展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格萨尔狮龙宫殿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为格萨尔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创新了载体,打造了平台。

卓舞古典优雅、伊舞欢快轻盈、热巴激情昂扬、锅庄载歌载舞……置身充满康巴风情的玉树市感恩大道,欣赏着“潇洒的康巴人”玉树风情巡游,神秘的康巴文化就在身边,令人陶醉。一位游客感叹,“这里让我们既感受到浓郁的地方传统文化气息,也有现代城市的氛围,这也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今年年初,文化部批准设立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在我省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也成为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最多的省份。

不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双赢,传统文化就无法得到活态而富有生命力的保护,这是我省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目前, 保护区现有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11项,列入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10项,列入州、县非遗代表作名录180多项。确定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位,各类传习所及社会民间艺术团体20个。

虽然保护区设立时间不长,但保护区今年已经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民间传统手工艺生产基地建设、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举办展示展览活动等重点工作;与国内多所知名大学洽谈共建传统手工技能实验室,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活力。

广阔的文化生态保护空间已在青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