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10月31日讯 明年9月,济南将举办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从2006年至今,济南的非遗评选已走过11年,选出了6批共282个市级非遗项目及4批111个代表性传承人。这些非遗涵盖了从民间传说到手工技艺,传承着济南厚重的文化风采。
282个市级非遗,长清区占比最多
济南已评出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82个市级非遗项目,省级非遗项目5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7项。有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民俗等十大类,其中传统技艺类占比最多,传统音乐类数量最少。
纵观非遗名录,济南的非遗数量在全省一直排在前列,市级非遗项目每批都有三四十项,省级非遗每一批也都会入选,去年就有10项,但国家级项目却自2008年一次性入选5个国家级非遗后再无音讯。
济南市非遗保护中心李梅海书记称,原因在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标准不断提高,且近两年都没有选拔。“国家级项目要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的影响,要有清晰的传承脉络,比如我们的商河鼓子秧歌、吕剧和济南皮影戏都是有较高知名度的,长期流布又保存完整的项目。”
据了解,济南曾想将民间文学大舜传说申报为国家级非遗但一直未果,“这是项非常有代表性的非遗,或许由于材料问题才未能申报上。”李梅海说,但只要有申请国家非遗的机会都会参加。
各区县也都有自己的非遗名录,七区三县中,长清区是占有市级非遗数量最多的一个,共有39项。“我们区的非遗项目类别以民间传说为主,例如孟姜女哭长城、扁鹊传说、五股穿心柏传说。”长清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称,长清区的民间传说有十几项,单第二批市级非遗就占了11个,这与长清悠久的历史有关。
历下区非遗展厅内举办的葫芦展。
传承三代才可参选,评审程序严格
要成为济南市的非遗项目,最关键条件是传承有序。“一般要求至少三代传承,加起来也差不多百年时间。”李梅海说。近几年刚学会的或从外地学来的非遗技艺一般无法选为本地非遗。
刘派修脚技艺传人刘晓芹曾给记者看过她的非遗申报书,除了要写明这一民间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容外,传承谱系必不可少,从1936年在铭新池做修脚师傅的曾祖父起至今,刘晓芹家的非遗虽不过百年但已传承4代。
想要获评济南市级非遗,需要先通过各区县往上推荐。市非遗保护中心先对材料进行审查,然后由5到7名的专家组筛选,最后召开专家评审会后,项目通过后予以公示。
其实各区县也有各自评选的非遗名单,只会在区政府网站上公布,传播范围较小。但区级非遗评选却比市级多了几道程序,就是普查和实地走访。
材料需要先报区一级审核再申请区级非遗项目,召开专家评审会后就可以公示。区级项目申报市级时若不符合要求,市级层面会出具意见,可来年再报,也有些不具代表性的非遗便不能再报了。
济南非遗已增加至282项,相声也是其中之一。
保护不力要退出,非遗管理办法要出台
济南市级非遗评选一般隔年一次,但并非定期,视非遗发现的数量而定,也有一年选一次的时候。每一批非遗评选必将有淘汰的项目,但近年淘汰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了起来,如七八十个报名的项目,有可能只有三四十个留了下来。这一趋势也源于近年“非遗申报热”的逐渐升温。
李梅海说,在进行济南第一、二批非遗评选时,由于公众的不了解,他们得挨个登门做工作,劝说对方评非遗。直到第三、四批非遗评选时,济南人申报非遗的积极性才起来,但申报质量渐渐良莠不齐。曾经申报的多数能评上,如今申报的多评上的少。“要选择有影响力的且传承百年的非遗,本就是越来越难找,何况如今评审的法规和流程越来越严格。”
目前济南市非遗评选参考的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与《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但不久后也将专门出台一项传承人和项目的认定管理办法,目前已形成讨论稿。济南市文广新局非遗处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项办法或许会加入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退出机制,非遗传承人或将打破“终身制”。“现在从国家到区级层面都反映非遗不能只有入没有出,所以应该考虑对传承保护不力的项目建立退出机制,这也是对国家资源的负责。不过还要等国家或省层面的退出机制完善后,再一起与非遗的认定管理办法推出。”
传承人平均年龄近60岁,最近一批有了90后
济南的非遗传承人评选始于2009年,目前评选到第四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1人。这些传承人中,传承项目最多的,也是传统技艺类。
自从评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来,如今济南有4位代表性传人已去世。去年年底,面塑大师何晓铮去世,早前山东快书传承人高绍清、赵光晨已先后去世,剪纸的传承人尚玉菊也已去世,幸而这些非遗项目都后继有人。
据2015年济南非遗保护中心的统计数据,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平均58岁。截至目前年龄最大的是济南剪纸项目的栾月英,1929年出生,如今已88岁高龄。“增加到100多位代表性传承人后,平均年龄也近60岁,大多数都在六七十岁,50岁以下的很少,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倒不少。”济南市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称。传承人“老龄化”特征十分明显,这也与评选代表性传人的要求有关,一般技艺水平高、圈内影响力大的都是上年纪的传承人。
在近一批公布的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终于出现了一位年轻的90后传承人,代表济阳鼓子秧歌项目的姚永华,是目前济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最小的。27岁的姚永华是济阳鼓子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大新的侄子,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舞蹈专业。
(据齐鲁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