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以人为本促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来源: 嘉善新闻网 | 作者: | 时间: 2018-01-23 | 责编: 雷卫腾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织网的?织了多少年?”1月18日一早,姚庄镇渔民村村民陈阿三刚刚起床,当听到记者关于织网的询问时,一扫惺忪睡眼,神采焕发,“7岁开始学织网,一直到77岁退休,整整70年呐!”

  2012年,嘉善淡水捕捞渔俗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项目。同年,姚庄镇渔民村作为嘉善淡水捕捞渔俗项目的所在地被命名为省级非遗旅游景区。陈阿三织网的本事,在渔民村无人能出其右。

  “我会织的网就有20多种,丝网、牵网、江网、趟网、拖网、牵塘网……花头最多的还是丝网。只要画得出来,我就织得出来。”陈阿三说,他年轻时,一小时能织800眼网。

  陈阿三今年已84岁高龄,身体硬朗,粗糙的双手积淀着老人织网的沧桑岁月,也练就了在黑夜里不点灯编结鱼网的“蒙眼织网”绝技。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就是因为家里穷,黑灯瞎火也得织,熟练罢了!就像你们会写字的人一样,睁开眼会写,闭着眼也能写。”不识字的陈阿三用写字类比着自己的绝技,“网眼的大小合不合适,织得平不平,指头一碰就知道了,全凭感觉!”

  退休后的陈阿三喜欢去丁栅社区喝喝茶、打打麻将,但织网的手艺一直没丢。去年,陈阿三就接受了三次媒体采访,还亲自演示了一回“蒙眼织网”。

  “这辈子除了织网捕鱼,其他就都不会喽!”一生只干一件事,却让陈阿三登上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榜单。

  在日前公布的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陈阿三、孙新安、吴静芝分别作为省级项目嘉善淡水捕捞渔俗、省级项目盘窑技艺、省级项目吴氏中医内科的代表性传承人登上榜单。至此,嘉善县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增至11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关键在人。

  目前,嘉善已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5人,未命名的其他重点项目传承人近百人,形成了较大的传承人群体。近年来,嘉善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非遗项目保护,鼓励和支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去年,原生态嘉善田歌《搡水草》参加省文化厅主办的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捧回了“非遗薪传奖”和“最具人气奖”两个最高奖项,国家级传承人顾友珍获得“特别贡献奖”。嘉善宣卷《良心桃》参加省曲协主办的第六届曲艺新作评选,获得创作、表演两个金奖。剪纸项目应邀参加台湾·浙江文化节,传统纽扣制作技艺应邀参加了十二届文交会、第九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除了依托代表性传承人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嘉善还积极搭建非遗传承载体,使非遗项目从代表性传承人辐射更广泛的群体。目前,全县已有非遗旅游景区、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等6家省级非遗保护基地以及7家市级非遗保护基地、13家县级非遗保护基地,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将继续保护与服务好非遗传承人,营造尊重传承人、支持传承人、服务传承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文化瑰宝。”县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