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音乐家合作打开“相约北京”之门

来源: 中国网娱乐 | 作者: | 时间: 2018-04-19 | 责编: 雷卫腾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北京市文化局承办的第十八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将于4月27日起如约而至,届时,19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优秀表演艺术团体、近800位中外艺术家,130场演出、3个艺术展览和多项公益艺术教育活动,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带给市民丰富、纯正的艺术享受,引领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其中,意大利主宾国的活动将在这一届“相约北京”艺术节中散发独特的光彩。从4月27日中意艺术家联袂演出的开幕音乐会开始,将有多个意大利艺术团体和音乐家来到艺术节中演出。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与生活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意大利古钢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双屏展”——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意大利影像艺术三个主题展览,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意大利的文化艺术发展,均是难得一见的精品项目。尤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与生活展”,汇集来自意大利罗马国家古代艺术美术馆、佛罗伦萨巴杰罗国家博物馆、乌菲齐美术馆等十余家机构的102件珍贵展品,再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杰作,以及当时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及社会图景。意大利主宾国活动的举办将为中欧两大古老文明搭建一座桥梁,中西文化将在这里擦出火花。

中意音乐家合作打开“相约北京”之门

意大利以歌剧创作和演出闻名世界,而这些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发展,意大利歌剧中作曲家中的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的名字让中国观众耳熟能详,提起罗西尼的名字就让人想到他的名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费加罗那首《快给大忙人让路》和罗西娜的《我听到美妙的声音》,这两首咏叹调了堪称男中音和女高音的试金石,也为许多中国观众所喜爱。今年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逝世150周年,第十八届“相约北京”艺术节的开幕音乐会上,来自意大利的指挥家安德里亚•莫利诺将带领歌唱家迭戈•萨维尼、萨拉•德•弗拉维斯、帕斯奎尔•希尔科利、安娜•罗伯塔索伯与北京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合作,他们将演出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试金石》中的选段,以及罗西尼的《舞会》中的选段,而中国指挥家谭利华将与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合作演奏维瓦尔第的趮《四季》中的“夏”,中国歌唱家王传越和周晓琳将演唱威尔第的歌剧《弄臣》和《游吟诗人》中的咏叹调,中意两国歌唱家还将合作演意大利歌剧选曲和中国民歌。中意文化在这台音乐会上碰撞,将擦出奇异的火花。

意大利歌剧 文化的瑰宝

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它的歌剧发展史亦可称为意大利的音乐史。1600年,巴尔第、里努契尼和培利合作创作了第一部歌剧。经过蒙特威尔第、斯卡拉蒂、罗西尼、威尔第以及普契尼等一代代优秀作曲家的创造、丰富、革新和发展,意大利歌剧艺术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对欧洲各国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剧是一门集“综合的艺术”,她集戏剧、音乐、舞蹈、舞美、服装、演奏、指挥等于一身。但简单的说,歌剧就是在舞台上用唱歌来表现的戏剧,通常配有连续不断的音乐。在意大利歌剧发展到今天的400多年的历史中,意大利涌现了众多歌剧作曲家,也涌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歌剧作品传遍全世界,由于意大利歌剧在世界的广泛影响,歌剧也成为意大利文化发展的标志,蒙特威尔第、多尼采蒂、罗西尼、贝里尼、威尔第、普契尼等人将意大利歌剧发扬光大,使得意大利的格局音乐响彻世界各个角落。而而他们创作的意大利歌剧的音乐,那些或优美动听或充满戏剧性的唱段、那种独特的美声唱法,也被全世界歌唱家所消防和演唱,一些歌剧选段一直流传至今。

在意大利歌剧中,罗西尼和威尔第是两个最为知名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自幼家境清寒而被寄养于亲戚家 , 早年随父亲学习小号 , 所受音乐教育不多 , 仅少年时代就读于音乐学校数年,然天赋歌喉圆润, 曾在男童唱诗班中担任独唱 。罗西尼深受歌剧演员的母亲的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十年后他所作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集意大利谐剧的精华,它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1816在罗马发表后轰动乐坛 , 使他一跃而成国际音乐界的大作曲家 . 待1828 年 《威廉退尔》上演后 , 即使正处于事业颠峰期的罗西尼却悄然隐退 , 在之后的30年中潜心于宗教音乐 , 钢琴曲 , 乐器曲及零星的歌曲。在罗西尼所创作的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除《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泰尔》外,还有《灰姑娘》、《贼鹊》、《奥赛罗》、《摩西》等 。而朱塞佩•威尔第则是十七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之一,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一跃成为意大利一流作曲家。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时,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阿尔迪拉》、《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邀,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在第十八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开幕式上,观众将听到这两位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创作的多收意大利歌剧作品,也能听到意大利歌唱家和中国歌唱家精彩的演绎。

中意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中国和意大利是两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2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古罗马正处于文明鼎盛时期,中华文明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二者有了如春光般美好的相遇。一条东起长安、西达罗马,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传到了西方,把西方的数学、医学和天文学又传入到中国。“丝绸之路”在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中国和意大利如同两座辉煌的桥头堡,富有智慧、胸怀和开拓精神的先人们,以商贸为桥梁,以文化为语言,共同迎接着人类古代文明的春天,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到来。

因为这样辉煌的历史,一代代中国人不会忘记那些来自遥远的意大利、用生命传播文明种子的使者。800多年前,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中国17 年,由他记述的《马可•波罗游记》首次较全面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明情况。400多年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绘制的《山海舆图》,他与中国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古希腊著作《几何原本》传播了西方文化。200多年前,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郎世宁历任康雍乾三朝宫廷画师,并参与了圆明园的建设。

这些历史传奇证明,漫漫丝路的驼背上,不仅有丝绸和茶叶,还承载着文化和精神。航海舵手征服的,不止是路途的遥远,还有心灵的距离。正因为如此,数百年后,他们的名字化作了人类文明星空上最璀璨的光芒。直至今天,中国人还在讲述着马可•波罗的传奇,还会自发地到北京阜成门外利玛窦的墓地凭吊,去故宫博物院赏鉴郎世宁融合了中西技法的不朽画作。

自时间长河奔涌而来的“丝绸之路”,告诉了我们一条亘古不变的启示:从古至今,丝绸之路都不仅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连接欧亚人民的文明交往之路。中国和意大利的历史交集,不仅是东方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在亚平宁半岛的亲密相会,更是两国间的心灵对话。近年来,中意之间的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交流不断升温,影响不断深化。前几年,中意成功互办国家文化年。中国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以国家馆形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通过“威尼斯双年展”这一有着当代艺术风向标意义的国际平台展示中国当代艺术。从2011年开始每年在意大利举办“欢乐春节”活动,以在罗马的巡游表演、广场演出为主,延伸到其他城市,其中罗马人民广场的庆典活动每年吸引10万观众,诸多当地主流媒体给予了报道。今年在意大利的“欢乐春节”活动有多少个项目,多少人参加。2012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罗马威尼斯宫博物馆互设长期展馆,中意双方每年互换一个高水平艺术展览,开创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新模式。目前,我们的国家博物馆还在展出《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而威尼斯宫博物馆也在同时举办《马王堆汉墓传奇展》。中意之间日常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涉及文化遗产、音乐舞蹈、歌剧、文学出版等各领域。中意文化合作为两国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的“相约北京”艺术节中,意大利主宾国活动的举办,又将中意两国的文化连接在一起,而第十八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开幕音乐会的演出,两国艺术家的合作,将位观众打开中意文化交流的艺术之门,接下来的的众多演出、展览等活动将让中意两国文化擦出火花,同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