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上海精神”创造更多辉煌

来源: 国际在线 | 作者: 韩立群 | 时间: 2018-06-12 | 责编: 雷卫腾

1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大范围合作会谈,并首先做重要发言。今年是上合组织成立17周年,也是扩员后的首次峰会,青岛峰会如何开、未来上合如何走、各方关系如何再进一步、如何对本地区和全球共同事业作出更大贡献,都备受外界关注。因此,习主席的发言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性重要意义,充分彰显中国作为东道主的责任担当。


始终践行“上海精神”


习主席在讲话中首先引用了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东道主对各方来宾的热切欢迎,更体现出一种宏大的包容和开放心态。要开放不要封闭,这正是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呼声。


习主席在发言中提到,“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的一页,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在这样一个秩序变迁的时代,“上海精神”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前进方向,上合组织也不失为一个处理国家间关系、增进地区合作、优化世界秩序的范本。


“上海精神”的内核与习主席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高度相通。上合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毋庸置疑,建设上合组织、增进本地区合作并为世界做贡献的过程,也就是实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对此,习主席在发言中也提出了重要建议,即未来要“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建议具有世界性意义


中国是此次峰会的东道国,同时也是组织内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成员,中国对上合组织的贡献也就是对全世界的贡献,习主席在发言中所提出的建议具有世界性意义。


一是理念上具有先进性与包容性。习主席在发言中建议,未来上合组织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从发展、安全、合作、人文和全球治理五个方面为未来处理国与国关系指明了新方向。中国自十八大以来的国际和国内实践充分证明,这些理念具有高度的先进性与包容性,对国际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是站位上具有担当性与引领性。作为东道主,习主席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其中许多是中国的主动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与引领作用。包括中国将在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未来3年,中方愿利用中国—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等平台,为各方培训2000名执法人员,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为经贸合作提供法律支持;提供3000个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名额,增强民众对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的了解和认同;以及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等等。


三是实践上具有务实性与行动性。一个国际组织要提高影响,关键是实践上要灵活务实、行动有力,一旦流于清谈,很快就会失去影响力和人心。上合组织是为数不多能够长期坚持务实性与行动性的地区性机制。比如,在安全上,上合组织为解决边界问题、打击“三股势力”作出重大贡献,之后还将继续以安全为抓手,通过务实行动增进地区合作。未来,上合组织的生命力仍然在于落实,这是确保本组织长久发展的关键。事实上,习主席的五条具体建议每一条都将落实放在首位,比如落实青岛宣言、落实反恐纲要、落实贸易便利化、落实构想文件,最后又提到要全面落实本次会议共识,以实干家的精神,抓住了上合未来发展的钥匙,为上合创造了最宝贵的财富。


四是影响上具有地区性与世界性。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后,上合组织以其地理、人口和经济规模确立了自身在本地区的政治代表性,也已经建立起在全球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在当前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际社会将从上合与其他国际机制的对比中发现差距、探明方向、寻找依靠,上合组织也愿意在处理好地区事务的同时更多为外部世界做更多贡献。


展望未来,相信在这些先进思想理念与战略的引领下,上合组织还将登上新的思想高度,创造更多辉煌。(韩立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