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家探寻古代都城5000年文明源流

发布时间:2018-11-19 11:43:49  |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作者:   |  责任编辑:雷卫腾

  新华社南京11月14日电(记者屈婷 张展鹏)动物筑巢,人类造城。考古学家则从深深的地下,发掘和解析人类城市的故事。都城,承载着一种文明的最高成就,象征了“国”的诞生。中国考古学家从商代晚期的都城——殷墟开始,往前找到了良渚、石峁、陶寺等邦国,向后让一大批湮没在时光里的都城重现世间。

  近日,在首届中国古代都城考古新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日韩等国考古学家齐聚南京,展示了中国及东亚都城考古的新发现:5000多年来,随着文明形态的革新,各地统治王朝兴迭,中国历代“王都”也随之移动,但是营造都城的内在体系和核心要素却不断演进,一脉相承。

  “都城考古是展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连续发展的最佳例证。”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说,通过“解剖”历代都城的总体布局、规划思想、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名称等,可以清晰地透视出国家文明发展“足迹”。

  浙江杭州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共8座水门,内部以河为道。考古发现,它三面环山,东边开放,既能保证安全,又有方便的交通;人们采用堆墩的形式抬高居住面,营造城市;宫城位于中心,王陵、仓储、作坊围绕着它构成内城,外面还有外郭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指出,良渚古城的选址包涵了一种“居中”的概念,其“城郭宛然”的古城功能和设计,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的起源。

  对古城的研究表明:水利工程、宫殿和王陵建造于约5000年前,城墙建造于4800年前,而外郭城则更晚。“良渚古城的规划设计可谓百年大计,规划视野宏大,建造技术科学。”王宁远说。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中心的谭家岭古城有内外多重、人工堆筑的城垣类遗迹,还有人工开挖的城壕,呈现出从内向外的发展过程。环绕着古城的,有三房湾大型制陶场所、印信台祭祀场所和严家山小型加工城所等。

  “良渚、石家河的城市规划都有多个圈层的空间布局,拱卫着国家最高的领导机构,体现出择中而居的思想。”贺云翱说,这种营造理念一直贯穿到中国明清时代的都城。

  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则显示出都城营造背后的精神力量。在城址东南,观象祭祀台的第三层台基芯上,有由生土和夯土台基芯构成的阴阳“太极”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指出,这体现出阴阳、太极和天地形成的宇宙观。

  通过40多年的研究,何驽还发现,宇宙观指导下的陶寺“蓝图”暗合八卦和“五方”的天下观,其中天地定位的布局令人联想到北京天坛和地坛:“历代都城一直遵循着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 一些都城规划和营造的思想还向外辐射,不仅被北方地区的游牧帝国所吸收,还对东亚地区国家都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辽上京遗址的回字形布局、殿堂式宫城东门似传承自唐都;汉魏洛阳城“建中立极”的都城形制为7至12世纪日本的诸多都城所发扬。

  由于古都大多都选址优良,到了今天也往往是人口聚集之地。与高速的城市建设“赛跑”,发掘和保护都城遗迹,已成为考古人的常态。在繁华的现代南京城,考古学家近年来“见缝插针”地发现了“六朝古都”建业、建康城的中心区,还发现了石头城、西州城、佛教寺庙等遗存以及大量六朝都城的珍贵遗物。

  如今,考古学家正在人流交织的西街地区寻找“最早的南京城”——距今约2489年的古越城。中国已将一些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都城纳入大遗址保护规划的视野,并可能由此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旨在“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去年9月,北京根据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加强老城整体保护,特别提到了要强化“古都风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说,在“都”与“城”的建设中,北京市对于都城考古成果格外重视。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这份移动“王都”的名单越来越长:平粮台、城子崖、二里头以及东周时代列国都城、秦咸阳、西汉长安、汉魏洛阳城、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

  朱岩石说:“很多成功的案例能够证明:都城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不仅为古代城市遗址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够转化为今日城市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