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要做到“街乡吹哨,干部报到”

发布时间:2018-12-14 15:16: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雷卫腾

在基层治理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需要我们回答的一个时代命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一项任务。(人民日报12月12日)

干部要理得清头绪,尤其是老百姓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群众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干部,因此一旦百姓吹响号角,干部就要积极反应。再者百姓的事本来就牵扯甚广,有了事情谁来管、谁来协调,都是问题。作为基层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各种部门和各位群众间做到理清思路,才能游刃有余。此外党员干部还应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执法力量必须下沉,干部要有发现问题的眼睛、思考问题的大脑。沉是指下得了基层、放得下架子、沉的下心思。有些地方干部穿着小西装,坐在办公楼里只顾纸上谈兵,基层发展需要的是新气象新改变。只要社区群众“口哨”吹响,干部就要立刻作出反应。基层工作需要的是群众的口碑,只有干部做的好,群众才会认可政府的工作。

基层干部要建立了一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可以是针对干部的考核机制,也可以是群众的信访机制。主要目的在于重构基层条块之间的权责关系,有效疏通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了服务老百姓的最后一公里。简单地说就是让社区群众的“口哨”声,声声有回响。干部的监督和群众的反应双管齐下,既可以帮助“哨子”吹得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又能让基层干部充满干劲。

基层工作就是要扑下身子,跟老百姓贴得更近,才能看清楚堵点、感受到痛点,“哨子”声是百姓的呼声,或许是寻求帮助,或许是分享喜悦。总归基层治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处理好“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只有在实践中,让社区、乡村所代表的“块”与政府职能部门所代表的“条”相互协调,而不是彼此割裂、掣肘,基层治理就会有可赞的成效。(文/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