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也是“金山银山”

发布时间:2019-03-21 13:17:11  |  来源:中国文化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信子维

  驻山东记者  苏  锐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4年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沂蒙老区人民誉为“母亲河”的沂河从县内流过,有2000多年历史的齐长城横亘在县城北侧,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红色遗址遗迹数不胜数……

  怎样保护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近年来,沂水县坚持筑牢文物保护的根基,深入践行“练好内功促保护”“传承发展推创新”等理念,遍布城乡的文化遗产正逐渐成为当地民众眼里的“金山银山”。

  文物保护与利用并举

  3月13日,沂水县天上王城景区内的纪王崮春秋墓景点人头攒动。来自河南郑州的周科一家,游览歇息时还在饶有兴致地聊着:“以前科技不发达,墓到底是怎么修起来的?……”

  让周科一家感兴趣的纪王崮春秋墓自2012年考古发掘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该墓建在海拔500多米的崮顶,四周是悬崖峭壁,且墓葬规模大、规格高,出土文物丰富。

  “纪王崮春秋墓的发现,为景区带来了巨大客流,也为民众近距离感悟当地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载体。”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邱键告诉记者,历经多年研究,纪王崮春秋墓的发掘报告编制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在原地建设遗址博物馆的筹备工作也已启动。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沂水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厚的文物资源。为推动这些资源的保护利用,当地相关部门多次开展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资金,对部分文物进行维修;全面落实文物巡查、检查制度,督促文物保护员加强巡查力度,确保田野文物安全。

  2018年,沂水县为113处县级文保单位安装了保护标志碑,并将14处市级重点文保单位纳入“天网工程”监控范围。同时,沂水县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突破10万人次,较5年前翻了两番。

  传承好红色基因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沂水县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留下了一批革命遗址和遗迹。为保护好革命文物资源,使其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近年来,沂水县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深入挖掘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初步实现了红色文化的活态传承。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眼下,在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一批又一批研学团队来到这里,重温峥嵘岁月,向革命先烈致敬。

  1938年11月,为更好指导创建沂蒙抗日根据地工作,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转移到王庄村驻扎,并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这里,党广泛发动群众,培养革命干部,建立人民武装。如今,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旧址仍保存完好,院内绿树成荫,屋里摆放的展板和一件件文物,向观众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根据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目前当地有红色文化遗产近50处。沂水县近5年通过自筹等方式,投入700多万元用于革命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修复。为强化资源管理,当地还为全县44处重点革命文物配备了管护员。

  为吸引更多民众走近红色文化,沂水县近年来努力推动革命文物资源集中连片保护。比如,将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与附近的孟良崮战役陈毅指挥所、《大众日报》创刊地等联合起来,打造红色一日游体验线路。

  据了解,沂水县计划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大力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让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

  非遗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吴照京是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的村民。2013年,他返乡创办了公司,主营沂蒙小棉袄的加工、制作与销售。如今,吴家楼子村及周边村庄的约60位老人,利用老手艺常年为吴照京的公司加工沂蒙小棉袄,年销售额超400万元。

  “作为临沂的市级非遗项目,沂蒙小棉袄的制作工艺在杨庄镇几乎家家有传承。”吴照京说,通过聘请专家设计、村民代加工、公司统一销售的模式,沂蒙小棉袄为留守老人年均增收三四千元。

  为推动文化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沂水县近年来不断强化对本土非遗资源的推介和宣传。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一方面加大对非遗资源的整理研究力度,另一方面鼓励在外务工的手艺人返乡创业。以前不被关注的老手艺和民俗成为乡亲们致富的新手段。

  在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小匡庄村,建筑面积逾500平方米的沂蒙桑皮纸文化产业园已投入运营近两年。沂蒙桑皮纸制作工艺已传承300多年,因耐磨耐腐、不生虫等特点广受书画爱好者青睐。小匡庄村村民李连忠说,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和街道的帮扶,他在产业园负责桑皮纸的“制料”“翻碾”等流程,月收入4500元。

  邱键介绍,在非遗领域,沂水县从今年起将加大品牌打造力度,以县里的非遗项目跑马灯、手绣等为载体,设计乡村旅游线路,提升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同时,深入研究“互联网+传统工艺”的运作模式,让更多非遗产品通过网络走出沂水,助推乡亲们居家就业。

  在沂水,一幅民俗焕发新生机、百姓生活有奔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