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寻乌乡村开办“四点半”课堂:小书屋“托”起脱贫路

发布时间:2020-09-04 16:10:29  |  来源:央视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楚丹

 

   央视网消息(记者 朱春燕)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下午四点半放学后,卢贝贝姐妹俩收拾好书包就直奔“四点半”课堂去了。这是暑期她们最常到的地方,也是开学后她们的课后“自习室”。

  卢贝贝姐妹是江西赣州寻乌县项山乡小学的学生,她们的父亲在广东务工,母亲患有癫痫在家。“四点半”在离学校一公里处,通过免费课堂的方式解决了卢屋村小学生放学后的“托管”问题。

  项山乡卢屋村学生放学后到“四点半”书屋自习 王凯峰摄

  项山乡卢屋村是江西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是中宣部定点帮扶村。在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推动下,村民积极从事柑橘种植、牛羊养殖产业,以及外出务工。目前,卢屋村已经实现脱贫,2018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万元。

  据统计,卢屋村共有4—14周岁儿童126人,其中留守儿童13人。每当四点半,家长们总是犯愁:留守的孩子怎么办?接,费时费力;不接,放心不下。

  于是,该村的“四点半”课堂就开课了。课堂组织了志愿服务队伍,每天安排志愿教师负责“托管”,向学生免费开放。在这里,他们可以完成课后作业,还可以借阅课外书籍,学习舞蹈、葫芦丝乐器、羽毛球等课程。卢贝贝姐妹通常在这里完成作业后,看会课外书再回家。

  项山乡卢屋村学生放学后到“四点半”书屋自习 王凯峰摄

  卢屋村第一书记钟文婷介绍, “四点半”课堂是项山乡卢屋村的文化扶贫项目之一,该课堂作为学生“托管”课堂的同时,也具备农家书屋功能,村民可以在这里借阅书籍。除了纸质书籍,村民还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器借阅电子书籍,在手机上阅读。

  项山乡负责组织宣传的党委委员曹鹏是该书屋项目的组织者之一,他告诉记者, “四点半”课堂之外,该村还开展了村史馆、文化广场等文明实践,让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了由“牌桌上”到“书桌上”转变。“三五天学坏,三五年学好”,曹鹏说,文化扶贫是个长期工程,该村还通过新乡贤引导,残疾人脱贫等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村风、民风,让脱贫成绩得以巩固。(卢贝贝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