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记者方永磊)9月30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自然的吟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花鸟画艺术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二展厅正式开幕。展览精选60余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馆藏中国明清时期及近代(1368-1919)传统绘画中的花鸟题材绘画藏品,明代陈淳《辛夷花图》、明代文徵明《兰石图卷》、清代朱耷《鹭鸶蓉华图》、清代郑燮《七月新篁图》等精品以及张大千、吴昌硕等人的多幅作品在展览中亮相。
(图为图为清代钱维城的《九秋图》 央广网记者 方永磊摄)
展览打破了依照展品年代顺序展示的固有格局,从符号学角度重新布局,根据展品中荷、梅、竹、凤凰、蝴蝶等动植物符号元素的内涵意义布置展现。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新桐初引花鸟画中的审美移情”单元介绍了中国历代文人将人格品性赋予自然花草,借以移情遣志的方式,展现了花鸟画的自然秉性和人文意义;“画中听香花鸟画中的形神关系”单元呈现了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独特艺术表达层次;“浪漫花语花鸟画的吉祥寓意”单元则讲述了中国花鸟画中的图案寓意等内容。
中国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 它浸透了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对自然的描摹,传达一种境界和诗意,表现着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是画家心灵的依托,情感的再现。明清花鸟画的发展与变革在绘画史上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为花鸟画注入了更多文人画的意味,将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对后世影响深远。
(图为清代赵之谦作品《菊之图》 央广网记者 方永磊摄)
展陈设计方面,本次展览穿插了普及性的图表等内容,如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图表、中国古代文人书房图片、中国绘画工具及颜料等,图文并茂地将中国花鸟画浓厚的人文底蕴娓娓道来,引领观众感受中国传统绘画之美。展厅里还通过播放展品衍生动画视频、多媒体场景等多样化的展示手段,为观众带来亲近自然的视听感受。
(图为明代周延策作品《荔枝鸣禽图》 央广网记者 方永磊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典籍博物馆在全力做好其预防控制工作的同时,持续向广大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和服务。在保持预约入馆等防疫措施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众多展览的线上语音导览(关注“国家典籍博物馆”公众号→最新动态→语音导览),在减少人群聚集的前提下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免费享受到展览讲解服务,“自然的吟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花鸟画艺术展”的导览内容也在开展当天正式上线,以飨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