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之星

湖北仙桃力推乡村少年宫建设纪实:乡里娃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来源: 仙桃日报 | 作者: | 时间: 2020-10-21 | 责编: 楚丹

10月16日,胡场镇第二中学少年宫美术教室内,老师指导学生绘画。摄影记者刘贤双

练书法、学剪纸、吹葫芦丝……刚刚过去的周末,湖北省仙桃市胡场小学、仙桃二中等多所学校的留守学生,在胡场镇乡村少年宫,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周末。

“以前放假写完作业没地方去,只能看电视、玩游戏。爷爷奶奶管不住我,爸爸妈妈管不了我。”胡场小学6年级留守儿童小辉说,自从加入少年宫书法兴趣班后,他发现练字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

少年宫,曾经只是城里孩子的“专利”,如今也成了该市农村孩子的“快乐大本营”。近年来,针对乡村孩子课后无处去、课外活动匮乏等问题,仙桃市大手笔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让少年宫树起来、动起来、火起来,真正成为农村孩子多彩的乐园、筑梦的舞台。

经费保证“一镇一供”全覆盖

10月16日,张沟镇新里仁口小学。一幢砖红色四层小楼内,动感乐器声、琅琅书声、笑声交织一起。这是乡村少年宫每周五的固定活动时间。

新里仁口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是2019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之一。今年5月,张沟镇采取“专项拨款+自筹”方式,对现有教学楼进行改造升级,面向全镇开设科技制作室、诵读室、沔阳三蒸制作坊等11个室内外活动场。

场地完善、器材设备购置一直制约着少年宫的发展。为打破这一瓶颈,我市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建一批”的办法,制定《仙桃市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方案》,力求让每个镇都拥有设施齐备、环境优雅的少年宫。

“物理实验室撤掉器材就是剪纸室,化学实验室配备有水龙头,非常适合书法练习。”胡场二中校长裴波介绍说,学校将现有功能室有效利用起来,通过合理改造,建起功能齐全、器材完备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今年暑假起,对外开放毛笔书法、剪纸等10个社团,辐射全镇45个村居近4000名未成年儿童。

像胡场这样,对功能教室进行改建、提升,实行一室多用的,全市还有9处。

场地问题一直是困扰通海口镇、郭河镇少年宫建设的大问题。这两个镇先前没建少年宫,也没有富余的教室。市教育局和两镇中心学校决定,在通海口第二小学、郭河红庙中心小学新建乡村少年宫。

今年6月,郭河少年宫启动建设,共设活动室6个,购置近18万元各类器材。少年宫每周开展各类活动3次,参与学生达300人次。通海口少年宫建设投入资金20万元,目前开办器乐、象棋、科普、手工等11个项目,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一至二项社团活动。

功能齐全的少年宫,高档次设施设备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吸引了学生、引来了专家、影响了社区,极大地拓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截至目前,全市总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乡村少年宫16个,功能教室167个,为广大农村学子提供琴棋书画、科技发明、体育锻炼等农村急缺的素质教育活动场所,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

10月16日,张沟镇新里仁口小学少年宫“沔阳三蒸”教室香气四溢,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学做“沔阳三蒸”美食。摄影记者刘贤双

快乐学堂填补放学后的“真空”

“给家人做一顿饭根本不是问题。”在张沟镇新里仁口小学少年宫内,12岁的李舒悦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和着米粉,桌上菜、肉、鱼做成的半成品一字排开,8个“小厨师”分工合作,制作着代表仙桃特色的“沔阳三蒸”。

秋季学期开学后,李舒悦就报名参加了少年宫的沔阳三蒸社团,每周定时参加活动,既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菜,又陶冶了情操。

提及乡村学校少年宫,胡场一中初一学生王雨萱的妈妈赞不绝口。女儿在少年宫里学到了一技之长——吹葫芦丝,填补了放学后的“真空”。

加入葫芦丝兴趣小组不久,王雨萱就能照着曲谱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小小新娘花》等4首经典曲目,让全家人又惊又喜。

过去,孩子放学后去哪里是家长的一块“心病”。除了学校很少有别的去处,更别提培养兴趣爱好了。在很多家长看来,乡村学校少年宫最大的好处,除了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我不比城里孩子差”。

11岁留守少年郑宏宇每周五下午到少年宫学习剪纸,喜字、金鱼、蝴蝶各种图案信手拈来。他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也有了特长,可以在同学面前秀一秀了。”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起来容易,但要长期正常运转却非易事。市教育部门积极探索有效办法,用特色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帮助农村孩子增长知识、扩展视野、提高素养,实现“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的办宫目标。

在内容设置上,我市从立德树人的高度,不断突出沔阳文化和乡土文化特色,在“润物细无声”中厚植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出台了《沔阳花鼓戏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学唱花鼓戏成了各地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色项目。组织专班编写《仙桃,我的家乡》(包含《乡音》《乡景》《乡事》《乡味》等)系列乡土教材,对学生实施培根教育,让孩子们记得住仙桃,留得住乡愁。目前,全市16个乡村少年宫全部运作起来,成为农村孩子的快乐大本营。

练书法

吹葫芦丝

学剪纸

科学管理让少年宫活起来

“乡村少年宫运行的核心就是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正是我们的短板。”裴波介绍,根据少年宫申报的项目需求,胡场镇中心学校整合全镇在校教师,统筹调配安排辅导员,实行“一师多用”。

眼下,胡场镇少年宫建立起拥有专兼职教师12名、辅导员6名、讲解教师2名、讲解学生8名的独立运行团队,为各项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批特色品牌活动,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张沟中学少年宫“常宽老师印痕工作坊”,以其艺术创意引领学生在艺术之路上留下最美印痕;郑场镇中心学校少年宫着力开发东方舞蹈培训课程,其编排的舞蹈《红红的中国结》在全市第十届学生艺术节展演中获得一等奖;杨林尾一小乡村少年宫“抖空竹”课程,既让抖空竹文化得以传承,也让学生在训练中愉悦身心;沔城回民一小擦亮足球品牌,聘请专业教练定期组织训练比赛,学校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市连续三年举办少儿春晚,有一半以上的节目由各地少年宫编排展演。

开展特色品牌活动

城乡结对更是扩大资源共享朋友圈。城区16所中小学与乡村少年宫开展结对共建,对场地布置、师资培训、项目辅导和活动联办等方面进行“传经送宝”。校级领导之间互动交流、经验分享,摩擦出思想火花,不仅有效提高了共建学校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管理水平,还为乡村少年宫持续运转注入了源头活水。

建好、管好才能运行好。市教育局对各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实行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仙桃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教学实施流程》《仙桃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测评标准》,定期组织人员对“乡村少年宫”进行监管、督查和考评,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到对各中心学校的年度综合考核,与年终奖励挂钩,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单位严格整顿,限期整改。

目前,全市1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已全部完善活动开展、档案管理、督导检查等各项工作制度,梳理规范了少年宫辅导员队伍建设,并完成了有关档案资料录入工作,形成了市、镇、校三级联动的制度体系。(仙桃日报全媒记者邓一凡张钰谢伯康 图/全媒记者刘贤双、邓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