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点击文明 文明江西

从百年团史中汲取奋进的赣鄱力量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张富成 吴娇 | 时间: 2022-06-01 | 责编: 姜颖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青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中国共青团百年发展史上,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用热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奋斗谱写出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百年团史中的赣鄱青年。

生命之源:百年团史中的赣鄱青年担当

近代以来,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逐渐沉沦,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苦苦追寻,一大批先进青年在“觉醒年代”纷纷觉醒。

江西是中国青年运动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江西青年奋起响应,建立社团、创办刊物,对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江西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1923年1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在南昌成立,标志着江西青年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阶段。这个过程中,3位青年人——赵醒侬、方志敏、袁玉冰成长起来了,不仅成为江西地方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也为组织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江西三杰”。

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由李大钊先生亲自介绍入党的袁玉冰,他于1920年在南昌二中就读的时候,在刚满20周岁之时,他写下了《二十初度感怀》一诗,抒发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光阴去我太匆匆,忽忽年临二十中,矢愿从今坚立志,要为世界主人翁。”正是这个满怀梦想的年轻人,领衔创立了江西第一个革命团体“鄱阳湖社”,取鄱阳湖能容纳百川而终归大海之意,要将南昌地区的学生运动的“小洪流”引导到全国学生运动的“大海”中去。而后改名“改造社”,寓意要改造社会,使“黑暗的旧江西”变成一个“光明的新江西”。

当时“改造社”一经成立,就迫不及待地创办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社刊——《新江西》,可谓是江西本土版的《新青年》。据《南昌人民革命史》记载,“改造社”成员正是依托《新江西》,大量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辑录诸多马克思主义相关“名词浅释”,介绍《马克思全书》等60余种革命书刊,为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新江西》作为江西思想界的一颗“明星”,它在江西进步青年心中埋下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种子,引导人们冲破重重黑暗,向新社会迈进。

青山埋忠骨,绿水吊英魂。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袁玉冰在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安危前往九江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却因叛徒的告密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由于袁玉冰在我党的重要身份,敌人为探取情报则对他用尽酷刑,面对敌人的审讯和诱惑,袁玉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终在南昌惨遭杀害、英勇就义,年仅28岁。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无论是壮烈牺牲的青年袁玉冰、还是在江西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之初出现的“改造社”,都体现出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孕育的赣鄱青年始终跟随党的步伐、始终走在革命前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功勋,成为百年团史中的生命之源!

奋斗之路:百年团史中的赣鄱青春热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江西共青团和全省青年始终跟党走在革命前列,冲锋陷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重要功勋。方志敏、袁玉冰等一大批江西热血青年,用生命的代价奠定了江西作为红土地的历史地位,今天我们讲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看看方志敏、袁玉冰们你就知道了,多少人、多少赣鄱青年为了寻找黎明的曙光,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黑夜里。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团组织带领江西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奋勇斗争,在艰苦创业中忘我劳动、竭诚奉献,把热血青春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彰显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重要作用。

在朝鲜平壤东部霞岚山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友谊塔"下的石函中藏有10本志愿军烈士名册,第一本第一名就是李湘。李湘,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七军军长,1952年在朝鲜战场牺牲,是朝鲜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级指挥员。李湘军长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当时,军政委旷伏兆几次劝他赶快到后方医院治疗,他却坚持在指挥室里指挥,坚决不下火线。然而他的病情因细菌感染,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病,脑肿胀得像水桶一样粗大,虽经医生百般设法医治,终因抢救无效,于1952年7月8日13时与世长辞,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年38岁。在他牺牲时,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授予李湘军长"一级国旗勋章",以表彰他的国际功勋。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江西共青团组织和江西青年紧跟党的步伐,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踊跃投身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朝气蓬勃、敢闯敢干的精神风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力量。1955年98个上海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的到达江西德安县米粮铺拖沟岭、鄱阳湖畔、庐山南麓,没有房屋,先搭建茅棚;没有粮食,就开垦荒地。40天后,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专程前往看望,并在垦荒队临时搭建的茅棚前,用竹枝夹着卫生棉球为他们题写社名"共青社"。如今的共青社已经变成了一座城市。2012年的时候就已经创造了人均生产总值13000美元,全省第一;人均财政总收入共11162元,全省第一。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共青团江西省委聚焦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和工作主线,不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团,用实干彰显了“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赣鄱团员青年不怕苦、不畏难,奋战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第一线,践行“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青春誓言。近五年来,全省GDP年均增长7.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15位,财政总收入由全国第19位上升到第15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由10.6:50.8: 38.6优化为8.7: 43.2: 48.1。工业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千亿产业增至13个,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创新型省份建设扎实推进,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西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落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实现“七连进”。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历史性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1年比2010年翻番,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75.9岁提高到77.6岁。经过五年奋斗,我们如期兑现了“不让一个老区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庄严承诺。

这都是广大赣鄱青年用汗水给新时代浇灌出的靓丽答卷。其中江西修水的扶贫干部程扶摇同志,在2017年6月24日凌晨在下乡过程中被洪水冲走,再也没有回来。年仅28岁。两位“99后”小姑娘钟易珊、钟易晏,是信丰县崇仙乡邓岗村人,目前都是在读的大学生。因为疫情,她俩了解到村里在路口设置了卡点,缺少人手值班,马上决定报名参加志愿者,为乡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出份力。这一干就是70多天。

启示之光:从百年团史中汲取奋进的赣鄱经验

第一,赣鄱青年一直始终坚定跟党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定不移跟着党,是团的生命之使然、前途之必然。

对于共青团而言,坚持党的领导,不仅仅因为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因为这本来就是团的初心、团的灵魂。党缔造了团、领导着团,给了团生命,给了团方向,给了团思想和魂魄。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团的一切;离开党的领导,团就会失去依归,走上迷途。

第二,赣鄱青年一直高举思想旗帜。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共青团必须时刻高举的思想旗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旗帜引领方向,尤其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更应该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共青团奋斗的百年历程上,无数事实证明,只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没有任何外部力量可以让我们屈服。

第三,赣鄱青年一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中国共产党既理想远大、又行动务实,通过一个个历史阶段具体任务、工作目标的实现,一步步向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迈进。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必须责无旁贷为实现党的当前任务而全力奋斗;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必须着眼长远未来,为党的事业、党的队伍“育人”,但这种“实践中的育人”,归根结底还是要紧密结合党的现实任务和中心工作,既要聚焦靶心,又要突出重心,来宣传动员、来引领潮流,让青年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受启迪、长觉悟。

曾有个生动比喻:“青年团像地球,既要围绕太阳公转,又要自转”。这里的“公转”,指的是服从党的领导和党的中心工作;“自转”,指的是根据青年特点和需要开展团的独立活动和工作。显然,“公转”,是大前提、大方向,决定、牵引着“自转”。

去年11月23日至26日,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六个江西”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创新江西;全面建设富裕江西;全面建设美丽江西;全面建设幸福江西;全面建设和谐江西;全面建设勤廉江西。对今后五年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赣鄱青年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红色文化特质,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作为新时代的赣鄱青年,我们更要传承好百年薪火,赓续好红色血脉,朝着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将爱国情、强国志,用奋斗青春转变为报国行,真正做到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