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中华

安徽省阜阳市“六个率先”着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潘书培 李东风 魏书涵 | 时间: 2022-11-04 | 责编: 姜颖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交易平台向信息化、电子化、智能化升级,全省“六个率先”着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效。

率先实现招标(采购)文件在网站免费下载。2013年,全面取消招标文件下载门槛及报名环节,交易主体可以在网站预览并免费下载招标文件,实现了招标文件在线阅、施工图纸在线看、工程量清单在线查,有效解决了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增加了交易主体获取电子招标(采购)文件的便捷度,增强了交易主体的市场满意度和获得感,维护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公平性。

率先实现专家人脸识别签章。2021年,阜阳市交易中心利用PKI数字证书技术,通过人像识别,对评审专家信息进行采集,依托皖事通APP和安徽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管理系统V2.0等先进技术支撑,进行融合研发,成功在公共资源交易评标环节实现全域受控、全程安全、全程无纸、全程无介质人脸识别功能。现专家人脸识别已深度应用到进场身份验证、登录评标系统、评标报告电子签章等多环节当中。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7399个项目30,381次电子签名服务,成功摆脱了评标评审专家需随时携带CA等介质签名的弊端,有效解决专家身份验证方式传统单一、流程繁琐冗杂和使用CA等介质易损易坏、兼容性差、需要续期等问题,极大提升了评标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了评标专家的获得感,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效率。

率先实现市县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解决县(市)区专家资源不足、专家易被投标人围猎以及影响评标评审的公正性等难题,2021年,市交易中心依托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自行开发阜阳市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构建市县技术标准统一、硬件设施统一、操作规范统一、调度系统统一的标准化远程异地评标室,全力保障市、县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开展,实现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场地、评标专家等资源共享,节约了异地评标专家来回跑路的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防范了评标专家被投标人围猎的风险,营造了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交易市场环境。截至目前,该市共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226个,其中市县远程异地项目1970个,跨市项目250个,跨省项目6个。

率先实现评标专家劳务费用自助结算。按照安徽省评标评审专家劳务费支付标准,将专家劳务费计算公式嵌入服务系统,实现评标专家费用自助核算、结算,并将劳务费结算情况同步推送至安徽省评标评审专家库管理系统,为招标代理机构提供评审专家劳务费用核算服务以及发放渠道,有效解决由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人工计算发放费用存在发放不及时、不规范、有误差、标准不统一等矛盾纠纷问题,实现专家评审费用发放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有序开展做好了“后勤保障”。

率先开启交易全过程高质量“云上”新模式。坚持“进得来、办得快、效果好”目标,把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省率先做到项目登记“云上”审、开评标场地“云上”约、质疑(异议)投诉“云上”办、评标专家“云上”抽、中标通知书“云上”发、投标保证金“云上”退、成交合同“云上”签、交易环节“云上”查,完成交易各环节、各主体全流程在线签章,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腿、群众零跑腿”,开启交易全过程高质量“云上”新模式。

率先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开(唱)标环节。依照《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对非招标采购方式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交易服务流程进行了梳理。2022年8月1日更新交易系统,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项目,在递交响应文件环节,供应商通过电子交易系统上传加密的响应文件;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后,采购人在线解密文件即可,供应商无需参与解密环节;解密完成后,直接进入评审环节。使实际的解密环节更规范、高效,精简交易流程,缩短交易时间,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阻断了供应商因开标环节泄露投标人名单造成二次或多次报价时串通投标的风险,有效降低围标串标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