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中华

踔厉奋发,谱写乡村教育振兴新篇章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罗艳 | 时间: 2022-11-28 | 责编: 姜颖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优先发展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是谱写乡村教育振兴新篇章的重要遵循。

作为农村乡镇小学,更应结合实际,踔厉奋发向未来。因此,办好农村学校,全面谱写乡村教育振兴新篇章,应该成为乡村振兴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审视农村学校发展,解决留住人的问题

乡村教育之所以要振兴,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其与城市教育出现了较大差距。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办学条件、资源分配、师资力量、生源、教育质量等方面,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教育内部体制机制的问题。

那么,如何留住群众,留住教师,留住学生。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时,因地制宜统筹产业规划、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交通便利、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最大限度留住群众,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乡村学校布局,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健全完善有利于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的激励机制,留住乡村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为抓手,最大限度解决乡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和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把留住群众和教师的问题解决了,留住学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谋划农村学校发展,路径要清晰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现实的问题是,乡村学校教师宁愿当普通教师也不当校长,根源是缺乏乡村小学校长激励机制。因此,要实现小规模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突围,健全校长激励机制、让更多中青年骨干教师热衷于校长岗位首当其冲。

同时,乡村学校校长要带领教师加强学校与村社的联系,深度挖掘地域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学校课程,健全学校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小校小班优势,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帮扶,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要自觉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开门办学,向村社共享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从农村教育、科技、文化中心的高度,定位学校发展,真正让学校成为乡村振兴计划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持续内涵发展。

实现乡村教育振兴,要坚持外塑与内生发展路径

所谓外塑,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并广泛链接、汇聚社会力量,通过资金倾斜、政策支持、平台保障等外部因素,为乡村教育聚力、赋能,营造健康的乡村教育发展生态,推动乡村教育共建、共享、共生,从而彻底改变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

随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尤其是宽带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全覆盖的背景下,要实现农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全员会”,使在线教研、远程网络备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实践成为规定动作,形成“人人用、课课用、时时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让教育信息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积极争取各类公益项目支持,解决课程开设不齐、不足问题。充分发挥学区中心校辐射带动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联盟帮扶、联系托管的作用,实现教学点与学区中心校抱团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探索推行“一校多点”一体化管理模式,遴选名优学校、确定薄弱学校,落实定校联点帮扶和捆绑考核,从而实现抱团发展和整体提升,促进农村学校实现华丽转身,谱写乡村教育振兴新篇章。(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