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山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时间: 2017-02-04 | 责编: 雷卫腾

 

 

  “郎在对门(哪)唱山歌(呦),姐在房中(呃)织绫罗(呃)。”“腊月采茶下大雪,王祥为母牡丹花,王祥卧寒冰上,天赐鲤鱼跳龙门。”……当一首首响亮幽雅的紫阳民歌在紫阳县城的何家院子里响起时,你需要做的只是泡一壶上好的富硒茶,静静地倾听着,感受这来自最淳朴山间的心灵之声。

 

  汉江中游,巴山北麓,地处陕西南部的紫阳县,自古以来便是有名的茶叶之乡与民歌之乡。来到美丽的山城紫阳,行走在古朴的石板街道,总有当地居民哼唱着民歌小调,徐徐走过你的身边。不需用请教谁,你便知道这歌声只属于这里。

 

  紫阳有个“民歌大院”

 

  陕西的紫阳民歌是大巴山深处的一颗明珠。2006年,紫阳民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年过后,时年64岁的何耀信被陕西省文化部门认定为紫阳地区唯一的民歌文化传承人。

 

  何耀信,人称何老幺,晚辈和徒弟们则亲切地叫他幺老汉。70岁的年龄与他依旧亮堂的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磁性、高亢的嗓音是这位七旬老人留给听众最深刻的印象。他既能脱口清唱数百首紫阳民歌,还能触景生情顺时而歌。

 

  老人说从小就非常酷爱紫阳民歌,每到逢年过节或是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别家的孩子都去要喜糖,拣爆竹玩时,他却蹲在一旁听大人唱民歌。从传统的登山小调、船工号子,到歌颂农村生活变化的新民歌,他已经数不清自己收集和创作了多少首民歌作品。

 

  “紫阳民歌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唱,而且唱腔还各不一样。”老人说,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如今何耀信住在城关镇的曹家坝,旅游的发展使这个以前平静的小村落热闹起来,好多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其中最有名的就数何家大院。从1995年开始,何氏兄弟就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民歌比赛和演出,也唱出了名气。凡到紫阳来的游客都想听听紫阳民歌,何耀信便灵机一动,将民歌演唱和“农家乐”结合起来,既满足了人们对民歌的需求,又增加了收入。何家大院每年都要为游客免费演唱紫阳民歌600余场次。2006年,紫阳县委、县政府把何家大院命名为“民歌大院”。

 

  “乡亲们无论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只要有需要民歌的地方,我就要为大家把歌唱好。活到老,唱到老,要让咱紫阳民歌一直唱下去。”老人感慨道。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