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津:戏曲进校园 古韵唱新声
网络文艺传播那么广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多留意
北京消防首支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亮相
描绘精准扶贫的壮阔画卷
2020北京大运河文化节启动 文化遗产“云上”呈现
“新时代好少年”高韶宇:只要心不残疾 努力做最强自己
海口垃圾分类首月“成绩单”亮眼 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0.17%
“乘物游心”以场景式的呈现方式,再现中国古典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通过这些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进而演变成的东方生活美学,无不展示着“知悟”与“践行”合一的处世哲学。其中,“丝路明珠”通过对茶艺、瓷器、丝绸制品的并置呈现,展示茶、瓷、丝绸作为“文化使者”,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到当今文化互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两千多年来,丝路长城的反复修建就是为国际商队护路,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长城烽燧遍布丝绸之路沿线,控制着过往商队、使团、军队所需的水源,一方面控制丝路主权,另一方面为国际商旅提供安全和补给保障。伫立在沙漠中的长城烽燧、城堡和关隘虽然斑驳残缺,但其雄伟壮观的身姿,仍能引人想起其如何护卫当年古丝绸之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10月31日摄)对于近日在家乡福建莆田湄洲岛举行的一年一度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11岁的小小湄洲女林涵熙期待已久。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逢年过节,湄洲岛女性都会穿上海蓝衫、红黑裤的妈祖服,梳起妈祖髻,身体力行地传承妈祖文化。妈祖髻是妈祖故里湄洲岛当地女性的传统发髻,相传为妈祖所设计,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宇翔致辞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对陈吉书法艺术展表示祝贺。作为历史悠久、中华文化艺术瑰宝的中国书法,既是中华文明的时代传承,也是追忆历史、展望未来直观形象的艺术形态,更是让世界各国朋友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大气与磅礴、柔美与细腻、精神与气质的窗口。作品形式多样,有横幅、斗方、对联、扇面、条屏等,通过书法与宣纸、瓷器、紫砂、漆器、镇尺的艺术交融,诠释了中华书法文化的历史底蕴。
南通籍书法名家陈国华:文工团员的京城书艺之路
李赞集: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李赞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揭秘首家服务机器人共享工厂
李赞集荣获“2019影响世界艺术人物”荣誉称号
冯彦博:陈式混元心意太极拳传承人
李仁:久鼎绿化 助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
徐晓兵:为中国制造业崛起而努力奋斗
李赞集:为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拙人画室肖利:培养人才助力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对话北京拙人画室创始人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