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遗“九华立春祭”在浙江衢州举行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 时间: 2017-02-08 | 责编: 雷卫腾

 

2月3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主办,中共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委、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丁酉(2017)年九华立春祭系列活动,在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等场所举行。图为:前来观摩的来宾和村民们,在观看春播环节中的新春第一犁场景。 人民网记者 方云伟摄

 

        人民网衢州2月7日电(记者 方云伟) 2月3日,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主办,中共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委、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丁酉(2017)年九华立春祭系列活动,在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等场所举行。该活动包含当天上午的立春祭祀仪式、当天下午的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立春文化保护传承研讨会、当晚23:34的“接春”仪式,以及活动期间穿插进行的春糕文创产品发布、廿四节气文化展示、演戏酬神等主题活动。

 

        中国农业博物馆副馆长苑荣、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副主任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衢州市委宣传部部长诸葛慧艳、衢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锦标、浙江省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胡雁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活动当天上午9点18分,在梧桐祖殿立春祭祀仪式现场,随着司祭“吉时到!迎春”一声喊,立春祭活动隆重开始。来宾和村民们分别向春神敬献花篮和祭品。之后,主祭诵读祭文,陪祭导唱《祭春喝彩谣》,同时,主祭、陪祭跪拜,向春神上香敬酒。

 

        之后,来宾和村民们走到一丘梯田周围观摩鞭春喝彩,这是祭春仪式的重头戏,象征着春耕劳作的开始。一位十来岁的少年手持竹枝,一次次轻轻地甩向身披红布、头戴红花的春牛身上,口中说唱着一句句寄托于春天的愿望之词。

 

        抢春、春播、插春、尝春之后,便是村民们抬春牛及四大令公神像巡村赐福的活动。游行队伍一路走村串户,赐福于各村各户。当天下午和晚上,还在梧桐祖殿内,举行衢江区“九九花”婺剧团的演戏酬神,村民及参观者津津有味地欣赏了《狸猫换太子》、《玉麒麟》等传统戏曲。

 

        活动当天下午,来自国家、省、市、区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共聚衢州中国儒学馆,举办了首届立春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民俗学会二级机构——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在衢州柯城区的成立。中共衢州市柯城区委书记徐利水在大会上致辞。陈华文、江帆、刘晓春、宋颖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表了真知灼见的观点。同时,举行了中国民俗学会和衢州柯城区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聘请陈华文为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贵丽青、吴玉珍、宣炳善为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的颁证仪式。柯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方庆建主持有关活动的仪式。

 

        今年的立春时刻在当天北京时间23:34(农历丁酉年正月初八子时),本次别具特色的“接春”仪式便选择在那时刻举行。今年的“接春”仪式仍然是依照原先的开中门接春、取春泥、接春水、种春苗、撒春泥、浇春水等惯例,但今年是“九华立春祭”等廿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代表作名录”后的首次接春,故“仪式感”更强。

 

        记者在现场看到,梧桐祖殿开门迎春,24位由严格选拔出来的接春童男童女,提着红灯笼列队在祖殿台阶上迎接春天的到来。立春时刻,村民们燃放鞭炮、焚香祈愿,“迎春接福”的红纸书写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之后,参加“接春”活动的每位嘉宾,从箩筐内取一包春泥撒入花盆;写上新春心愿寄语的红丝带系在象征芒神的春苗上;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来宾赠送“新春福种”作为“接春”纪念;然后,还美美地吃上一碗迎春面,享受第一缕春风拂面的温暖……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自古就在梧桐祖殿举行祭祀春神——句芒。祭祀活动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期间受文革影响有过中断。从2003年开始,在汪筱联、龚元龙等社会热心人士共同努力下,柯城区文化局、九华乡政府等有关部门积极安排专项资金,重新修葺梧桐祖殿,之后于2005年恢复其立春祭祀活动。2016年11月30日,以“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内容,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了衢州市诞生的首个世界非遗项目。

 

        据了解,中国浙江衢州九华梧桐祖殿是中国境内为数不多供奉春神——句芒的神庙。传说中的句芒,原是天帝少昊的儿子伏羲的属神,他人脸鸟身,穿白衣,驾两条飞龙,手里拿着一个圆规,掌管春天万物的生长。数千年来,历代皇朝都将农业丰收,经济繁荣,丰衣足食,国泰民安作为农耕民族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对句芒神的祭祀活动一直世代相传。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