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动在京拉开帷幕

来源: 忻州在线 | 作者: 任逢春 | 时间: 2017-07-26 | 责编: 雷卫腾

7月22日,经过扎实细致的准备,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和忻州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欣欣向荣,心灵之舟”山西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动正式亮相首都。同日,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成立,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和市委书记李俊明一同击鼓启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坚主持开幕式。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光,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福明,省文化厅副厅长赵银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义青,市委常委、秘书长崔建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静乐县委书记李德新,副市长王月娥,以及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我市的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开幕活动。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和各地游人一同见证开幕。

开幕式前,项兆伦、李福明、李俊明等一同巡视“三关又三川,两山一圣地”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示区,与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察看忻州各县(市、区)农产品展销区,了解产品、工艺和市场销售情况,特别是每到一处都深入了解产品开发销售与脱贫攻坚的联系紧密度。在随后召开的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工作会上,项兆伦对建好工作站提出四点要求。他说,首先要着眼于以恭王府为阵地,用好恭王府的旺盛人气,实现产品进入大市场;要着力于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外观包装、拓展用途开发新功能;目标是形成拳头产品,切实提高收入、提振信心、引领示范,要使传统工艺工作站不局限于传统工艺,将传统工艺应用于农产品包装销售,让贫困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其次要用好一个月时间的展示机会,通过展销深入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找到能够迅速突破的产品。在做好顾客调查、市场对接的基础上,及时从“北京国际设计周”邀请设计师来帮助改进设计,实现农产品包装与当地手工艺相结合,从降低胡麻油包装克数等人性化设计入手,进行市场测温;展示月期间白天销售,晚上研讨改进设计,要使一个月的展销期成为研讨研究的提高期。同时要实现传统手工艺的两拓展,即向设计底样、版权拓展,向形成个性化拳头产品拓展。三是既然做就要做到位,要把设在静乐的工作站的作用放大到全忻州市。要联合高校和企业,以恭王府为基地,整建制办班培训手工类传统工艺人才,迅速提高忻州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水平,实现边学习边展示边提高。四是将临时展示展销与长期展销相结合,在一个月的集中展示展销期后,考虑保留常设两个忻州产品的精华展示窗,实现随时掌握市场脉搏,成为提高收入、提振信心、引领示范的窗口。

在开幕式和传统工艺工作站建站工作会上,李俊明代表316万贫困老区群众真诚感谢文化部及恭王府博物馆长期以来对忻州各项工作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他指出,策划举办此次专题展示,是文化部党组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深度贫困的具体举措,是在用真情用真心来扶真贫和真扶贫。通过专题展示、展演和展出,将对忻州的文化、旅游和各种资源的开发提升带来极大的机遇,为忻州搭建起对外宣传的平台、开辟对外开放的窗口、创造加快发展的机遇。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立,本身就是传承历史文化、扩大非遗影响、提高城市文化影响力竞争力的有力举措。通过开展忻州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动和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有形的影响可以看到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扶贫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扶贫也可以做到精准;无形的影响可以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真正实现文化化人作用。感谢恭王府博物馆在最好的地方、选最好的季节、把最好的展位留给忻州,我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为期一个月时间的展示期,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做好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各项工作,不辜负文化部党组的希望,使忻州各项工作有新进展、上新台阶。真诚希望各界朋友到忻州走走看看,感受“欣欣向荣,心灵之舟”。

当日开幕式后,二人台、北路梆子、八音吹奏、佛乐演奏等非遗项目在恭王府大戏楼进行了展演。

据悉,本次为期一月的系列活动,包括文化遗产展示、特色农产品展销、旅游推介、招商引资等,除展演五台山佛乐、北路梆子、河曲民歌、河曲二人台、静乐八音会等非遗项目外,还集中展陈静乐剪纸、代县面塑和杨氏古建筑营造技术、原平炕围画、定襄木雕、繁峙刺绣和金石雕、五台澄泥砚和彩塑等非遗项目,集中展销各县(市、区)的农业土特产品,同期进行系列文化遗产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