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汇金通召开年度股东大会,《证券日报》记者借此机会对公司董事长刘锋和董秘梁庭波进行了采访。虽然市场普遍认为作为电力设备企业,公司业务较为传统和单一,但董事长刘锋对行业和公司发展仍然充满了信心。
营收逐年递增盈利略有下降
汇金通作为2016年底上市的公司,近三年的年报显示:主营业务稳步增长,过去三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5亿元、6.5亿元和8亿元,营业收入基本上就是主营业务带来的,显示公司核心的经营业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公司的净利润却呈现下降趋势。
对于上述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向,刘锋董事长的解释是过去两年国内钢材价格不断上涨带来了成本压力,造成了盈利指标并没有跟随收入同步增长。记者注意到,钢材成本占公司主打产品成本的六成之多,加上锌锭成本则超过七成,而锌锭价格去年涨幅巨大。以至于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的大幅萎缩,刘锋的解释是汇兑损失。
既然钢材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这么高,公司有没有考虑采取措施比如套期保值控制成本呢?对此,董秘梁庭波坦言,虽然套期保值的初衷是好的,但很多企业的实际案例显示结果并不理想,因此并不具有操作性。
另外,由于经营大环境变化导致公司决定将IPO募投项目“年产3.2万吨输电线路钢管塔项目”叫停,并将剩余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董事长刘锋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公司上市之后国家特高压电网投资建设节奏放缓,行业形势的变化是募投项目改变的根本原因。
汇金通所在的青岛胶州市,号称铁塔和钢结构之乡。“一座铁塔,看起来是简单工艺,但是铁塔里面也有很多个零件,做好这个东西可不简单。”在董事长刘锋看来,外表看上去很粗犷的电力铁塔,并不是外界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据了解,公司的制造水平在业内属于一流,一流的技术水平是公司主营业务能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石。
记者注意到,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强固标准件公司于2017年12月4日收到由青岛市科技局等部门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别小看了这个认证,在刘锋看来,这个认证标志着公司在电力铁塔制造的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属于业内领先。
聚焦主业不着急并购
汇金通董事长刘锋特别强调,公司规模还很小,跟同行业央企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公司特别制定了发展战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专心做主业,把主业做好,通过内涵式增长把体量做大,届时再做相应的产业链延伸,发展一些提升竞争力的东西。到时候增发也好重组也罢,都是可以考虑的。
同时,他表示,公司的境内业务由于资质等原因竞争不过央企,所以公司重点着力于境外市场,而当下境外市场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成熟的市场化国家,通常不需要公司有诸多资质而是需要有成功案例,这对公司来说是很有利的;二是在欠发达国家,市场相对保守,这种情况下主要靠人脉关系,虽然前期成本较高,但对于民企来说第二种方式比较好。
既然手握高新技术的金刚钻,能否通过外延式扩张实现公司主业的超常规发展呢?记者注意到,汇金通上市之初,曾向市场宣布在抓好产品经营的基础上,要通过合作、收购、兼并等形式,整合资源,促进公司快速发展。不过眼下,公司董秘梁庭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并购扩张之事眼下恐怕要暂缓。“这两年无论是国内的行业形势,还是企业自身经营,眼下面临一个阵痛期。”关于并购,梁庭波坦言,虽然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跨越,但目前公司还是决定做大主业的体量,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定力,不会轻易迈出这一步。在他看来,这一步还是要慎重,毕竟对上市公司而言,跨行业经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带一路”与EPC打开新空间
刘锋告诉记者,虽然国内的特高压电网建设节奏有所改变,但放眼全球,“一带一路”带来的空间非常广阔。他举例说,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有3000多万人口,但八成居民用不上电。公司和巴基斯坦的合作一度非常顺利,2017年公司更是实现了2.1亿元的境外收入,这个收入也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境外业务不仅仅是拓宽了收入渠道,其毛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国内。记者注意到,公司国外业务的毛利率是26%,国内业务的毛利率则不足19%。
除了把业务触角放眼全球,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公司还有另外一个大招,就是聚焦全产业链的总包,简称EPC。刘锋告诉记者,过去单纯的设备制造只是分享产业链上一个环节的蛋糕,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背景下难有大作为。而依托公司技术优势组团大包,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施工等电力设备全过程的EPC模式,有望有效拓宽公司盈利渠道和盈利厚度,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投资者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企业家追求的价值所在。虽然有盈利指标的连年下滑,但记者从股东大会上也切实感受到了公司的对策和信心。汇金通走出国门之路能否伴随“一带一路”越走越敞亮,刘锋董事长的EPC畅想能否在2018年结出硕果,《证券日报》将保持关注。(■记者 陈慕鸿 见习记者 石运来 曲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