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在庆典活动中 非遗文化才有存在感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作者: 张一鎏 | 时间: 2018-08-20 | 责编: 许婧

   日前,南方都市报聚焦盐田渔民新村城市更新、百年非遗项目疍家文化保护问题,盐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组织随即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就疍家文化保护展开专题研讨,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包括考虑建设疍家文化保护博物馆;未来在城市更新项目立项环节,要求相关单位将文化保护作为要素纳入整体规划等。

   在看到疍家文化进一步受到重视的同时,笔者在思考另一个问题:有多少未被关注到的非遗项目,正走在逐渐消失的路上?如何才能让这些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

   就笔者个人看来,相比于亡羊补牢式的保护,预先介入更加重要。根据深圳政府在线公布的数据,深圳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广东省级非遗项目23个,深圳市级非遗30个。除了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国家级)这些日常使用较多的技术外,更多的是类似疍家文化、根据居住区域特点所形成的生活风俗。

   然而,部分非遗项目,例如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辞沙”祭妈祖大典,很多深圳人可能闻所未闻。如果这些非遗项目在申请认定之初,就能形成个体档案,随时跟踪,在其遇到保护、传承问题时第一时间给予保护解决,形成一系列保护闭环,就能够减少非遗文化濒临湮灭才极力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在众多深圳非遗项目中,下沙是深圳非遗的“富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下沙祭祖习俗和省级非遗项目下沙大盆菜宴习俗。下沙村的城市更新脚步已经开启,这些项目何从何从,值得持续关注。

   此外,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不是简单的保存形式,更多的是活化与传承。而活化和传承的核心,是人。目前非遗文化,常常在特定节日,或者举办庆典、活动时才会被提起,以节目表演的形式,出现在市民面前。除了观看时留下的掌声,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关注,也没有激起市民了解的欲望。如果能够通过相关措施,让非遗文化走进市民的生活之中,让市民变被动欣赏为主动了解,甚至加入到保护队伍之中,才能更好激发非遗文化的活力。

   目前,深圳正在酝酿出台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在非遗申报、认定、非遗工作站建立、非遗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安排,期待这一措施的早日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