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四川广元:市特校迎来温暖春天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李艳 | 时间: 2022-10-27 | 责编: 曾蓉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四川省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市特校”)创办于1989年,原名为广元市东山聋哑学校,2019年4月正式更名为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服务利州区、青川县和昭化区的适龄特殊学生入学,对其实施素质教育、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学校现有教职工35人,各类特殊学生(含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情绪障碍、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等)238人。

学校全貌图

10余年来,学校致力培养“自信阳光、用心生活”的新时代公民为宗旨,努力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教育服务。

党的关怀促发展 办学条件渐改善

市特校前身为广元市东山聋哑学校,学校位于老城区东山公园一角,在校学生80余人,教师18人,办学条件简陋,后历经数次搬迁,无固定的办公场所。随着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落地实施,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要求“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等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市特校的发展迎来了温暖的春天。

新校园2017年3月破土动工,共投资4460万元,201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校园面积10000平米,配备了感统、多感官、心理健康康复室、个训室、PT室、OT室等十余间康复室;烘焙室、陶艺室、蜀绣室、面点室、烹饪室、手工室等功能室。

录播室
手工室


心理健康康复室
言语训练室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市特校积极谋求发展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生能学什么,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怎样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2020年,市特校和市职高联合开办了适合特殊学生的职业高中教育,开设专业有洗车、家政、电子商务、烹饪、园艺和美容美发,为实现学生以一技之长高质量融入社会夯实基础。

技能提升

同时拓宽育人渠道,市特校与川北幼专、团市委、市精神卫生中心、市文化馆、利州区检察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合作,把特校创办成党建服务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医教结合试验基地、残疾人艺术人才培养基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链接更多的资源,让特殊学生享受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

搭建就业平台,与卡尼美容美发店、市工商联汽修厂、利州区环卫所、广元市世纪花园大酒店、春蕾电商平台等5家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努力让学生更高质量融入社会,努力让学生实现自主就业择业。

目前,职业教育、艺术教育、医教结合、康教结合已经发展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教育,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市特校的孩子们,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拼搏获奖


文化聚力铸师魂 “五心育人”如春风

市特校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耳不能听、有眼看不见、有嘴不能语,更有甚者,智力永远停留在两三岁幼童的水平,内心的创伤和痛苦让他们比正常孩子更渴望得到爱,更需要爱的抚慰。”这是市特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认知。

市特校教育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阶段。自2018年搬入新校园后,在校生总数增长迅速,其中智障学生数量增长显著,学生情况复杂,残障类别多,个体差异明显,管理难度需提高。学校遵循特殊教育的规律,结合独特校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五“心”校园文化建设,即“爱心、耐心、恒心、细心和信心”。

此外,学校用“心”文化打造着环境舒雅、底蕴丰厚的物质文化;建设科学规范、刚柔相济的制度文化;培育积极向上、彰显特色的精神文化,实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相统一。经过持续不懈地努力,“心”文化弥漫学校,已经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向。

老师们用五颗心服务于学生,五心育人成为了老师们的座右铭。老师们坚信只要用心,孩子们的“心会听见”。

“心会听见”四个大字赫然矗立在校门口楼宇上,时刻提醒着老师们从心出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精神影响精神,以心灵感动心灵,以真情呼唤真情,用切实有效的探索使教育成为富有思想、智慧,富有光彩和永恒魅力的事业。

“五育”“五化”启潜能“融入”社会学有成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市特校坚持“五育并举”,充实“生活教育”内涵,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把国家课程标准校本化,构建了心德、心智、心体、心美、心业课程共五大类41门课程,课程内容以生活自理、自我服务、适应生活、居家技能、生活实践、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职业技能、社会生存素养为核心,满足不同学龄段学生的需求。

特长培养

坚持以常规管理精细化、德育工作活动化、康复教育生活化、培智教育个别化、技能培训社会化“五化”为主题,使特殊孩子在参与到车间、田间、养殖间、操作间集聚技能,以学会吃饭、煮饭、过马路、乘车、存取钱、买卖东西、休闲娱乐等“N会”为起点,全面落实立足课堂而不拘泥于课堂,依托教材更依托社会生活,根植校园又能走出校园的生活教育之路。

学校大力实施走班制教学改革,开设了奥尔夫音乐、特奥轮滑、特奥滚球、旱地冰壶、绘画、书法、洗车、烘焙、烹饪等社团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让特殊学生在适合的、可选择的学习环境中学习,阳光成长,学有所获。

“心·爱”文化带队伍高质量发展树标杆

学校一直将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多措并举助推教师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

加强师资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教师实施全员培训。近年来,学校先后派教师赴温州特校、上海浦东特校、深圳元平特校、成华特校、武侯区特校、新都特校等知名特校实地参观学习,多次参加选派教师参加特教专业培训,同时大力提倡网络研修,多次安排教师参加优质线上培训活动;聘请特教专家许家成、吴春艳、金容、石彩霞、刘小龙、蔡晓丽等为全校师生作专业培训。


赴成都特校参观学习
赴新都特校参观学习


引进优质资源。引入发达地区的特教经验和管理模式,引进川师大、南京特师、乐山师范等院校特教人才15名,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音乐教师、康复教师、绘画教师、体育教师,极大充实了学校的师资队伍。

学校为教师搭建发挥才能的平台,创设自由、平等、民主环境,让教师展示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信、追求卓越;时时关心教职工生活,改善工作、学习条件,了解教师需求,党政工团齐心为教师排忧解难,学校把教师的事当成学校的事帮忙,教师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干好。教师队伍的发展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学校发展的特点,实施精细化管理,遵循落细落小落实原则,将服务育人理念落到实处。学生管理体现“心·爱”树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教师管理体现“心·爱”强师。用“精细”精神炼队伍,用“心·爱”文化带队伍。教师上课是教师,下课是家长;工作时间是服务者,业余时间是志愿者。“下班延长一小时”“烛光驿站”“小康路上一个也不少”等党建品牌,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广元市区域特殊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