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进驻以来,广州市驻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的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1支队伍,5名队员,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市直机关工委、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建筑集团及广州市残联5家帮扶单位与梅江区西阳镇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当地发展凝聚智慧、团结力量。
“我们的目标是把广州的资源用起来,把西阳的产业育起来,紧扣民生福祉,切实做到村村有特色、村村有发展、村村有变化。”工作队队长刘大志说。
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促产业振兴
9月28日,梅州市广梅建设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梅江区西阳镇,广州建筑集团下属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梅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梅州市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分别出资60%、20%、20%,这是广东范围内世界500强企业与镇一级政府的首次“牵手”合作。
产业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考虑到西阳镇属于城乡接合部、水源保护地,多数村庄是禁养区,部分村庄人均耕地较少,工作队进驻后,在产业帮扶方面下足功夫,坚持‘以工补农、工农融合’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工作队队员曾剑平说,“鉴于广州建筑集团在梅州项目多,产业链长,经过工作队的多方协调推动,广州建筑集团、梅江区、西阳镇三方研究决定成立合资子公司——梅州市广梅建设有限公司。工作队同时提议,将产业链的制造生产部分留在西阳镇,既节省运输成本,又能解决当地的就业。”
据悉,广州建筑集团下属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为广州市国有企业,广东梅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梅江区国有企业,梅州市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为西阳镇集体企业。
记者了解到,梅州市广梅建设有限公司成立后,拟建一条装配式生产线及一个园林绿化基地,通过“造血式”产业帮扶,把产值留在西阳、把税收留在西阳、把就业留在西阳,为西阳镇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产业的导入能为西阳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合资公司的成立对西阳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助力,同时对增加税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和解决农民就业能起到一定作用。”刘大志说,此次合作构建了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造血式、共赢式”帮扶新模式,标志着5家单位“组团”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此为契机,梅州市广梅建设有限公司将与西阳镇政府展开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以项目兴产业、延链条,以产业促就业、保民生,让西阳百姓就业有路、增收有门、致富有望,为西阳镇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西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梅州首个镇级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333省道旁的西阳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崭新的场馆内,北联枇杷、雪莲果、茶叶、柚子、大米等各种当地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在展台上,一目了然。
位于中心首层的梅江区西阳镇农特产品展示中心和梅江区西阳镇农特产品电商营销中心,将借助实体店、网络商城,依托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方式推介西阳农产品,缩短生产端和消费端距离。与此同时,工作队积极对接广州空港委、广州建筑集团、粤工惠平台等,将西阳农产品导入广州乡村振兴消费产品展示馆展销,直接推向广州市场。
记者在服务中心内看到,党建会议室配备有视频会议系统,广州市组团单位与西阳镇人民政府、驻西阳镇工作队可以定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召开联席会议,保持前后方“零距离沟通、等距离协作”。
随着西阳工作队、梅州市西阳山水文旅有限公司和梅州市广梅建设有限公司入驻该中心,三方将共享资源、互通信息,紧紧围绕“做优产品、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活产业”等方向与农业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各大企业交流合作,盘活辖区内30个村(社区)资源,充分发挥金融和科技力量为农企、农民提供“惠农、支农”便民服务和技术支持,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刘大志介绍,在5家组团单位和西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出资将一处500平方米的废弃办公场所改建为集“党建宣传、产业发展、展销带货、服务办事”四位于一体的梅州市首家镇级综合服务平台——西阳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在工作队眼中,这里不仅是重要的展示平台,更是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一线指挥部”。
除出资出力搭建平台外,工作队聚焦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当地农产品滞销困难,着力拓展销售渠道,优化帮扶方式,积极推动西阳镇农特产品入驻广建商城帮扶馆、粤工惠平台等广州消费帮扶专馆,协调各方力量推动消费帮扶工作。
去年8月,工作队了解到塘青村柚子存在滞销风险后,积极联系各派出单位,率先启动大宗消费帮扶项目,开展“助农增收拓销路帮扶共建树品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售出蜜柚超10万斤。今年,广州市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购西阳镇茶叶、梅干菜、杂粮、蜜柚等合计111.7万元。
“多亏了工作队的帮助,为村民们种的柚子拓展销路,让大家的‘收成’顺利变‘收入’。”西阳镇塘青村党支部书记赖东平说。
多措并举守好防返贫底线
当被问及“在一年多的派驻工作中哪件事情最幸福”时,工作队队员方育奇的回答是:“能切实帮助到群众的事情都很幸福。”
“比如,镇里有名常年外出打工的中年男子,离婚多年,上有八十多岁高龄的老母亲,下有正在读初中的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却突患肺癌……”方育奇向记者分享着驻镇的走访见闻,“在了解情况后,我们组织了多次入户走访慰问,并协助他的家人办理低保,缓解生活压力。”
工作队中来自广州市残联的林志彬,在派驻西阳镇后,第一时间走访了解到西阳镇的残障人士有800多人,而其中又有166户是脱贫户,存在一定的返贫风险。“做好防返贫监测,守好防返贫底线,是当时最主要的工作。”林志彬说。
今年5月,在第三十二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通过林志彬的牵线搭桥,工作队联合梅州市残联、梅江区残联开展助残日慰问活动,为西阳镇22名残障人士免费适配了辅具,其中为20名视障人士适配了智能语音电压力锅、2名肢体残障人士适配了轮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他的协调下,广州市残联还为西阳镇残障人士开展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开办短视频直播技能培训班。“产品介绍、拍摄技能等干货,能让参加培训的残障人士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技能,将来有机会可以从事网络带货、农产品电商销售等职业,增加一些家庭收入。”林志彬说。
派驻西阳镇工作一年多以来,工作队自筹各类帮扶资金452.694万元,其中45.3万元用于走访慰问脱贫户,会同相关挂点单位走访慰问脱贫户781人次;对6名突发重疾脱贫户给予2000元/人救助,同时动员社会力量筹集20万元助残户装光伏专项补贴,10户残疾人家庭因此受益。
一年多时间过去,当地群众对工作队队员的称呼已从“广州来的干部”转变为“能听懂客家方言的西阳人”。刘大志向记者提到,在一次入户走访过程中,一位老伯拉着他的手说“感谢政府,替我谢谢你们单位领导”,这让他深受感动。
“我觉得,老百姓不需要知道我们是谁,只需要知道党和政府始终牵挂、惦记着他们就好。”刘大志说。(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