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之星

熊晶:探伤工人心目中的好榜样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欧超科 熊晶 | 时间: 2023-01-09 | 责编: 曾蓉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熊晶,中共党员,现任湖南省张家界工务段吉首东探伤车间副主任。2011年入路以来,该同志勤奋好学、钻研技能、团结同事,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探伤工成长为吉首东探伤车间负责人,个人曾获得过段技术比武实战第一,理论第二,全能第一的成绩。其撰写的论文获2018年湖南省铁道学会一等奖,全国铁道学会二等奖。

到条件最差的工区去

据悉,2015年,熊晶担任张家界探伤车间麻阳探伤6工区工长时,就面临工区老职工多、业务水平低,管内设备差、里程长等难题。这对于刚上任的工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挑战。

熊晶刚上任便发现工区环境很差,宿舍、库房、食堂卫生更是“不忍直视”,他与班长商议后,主动带领班组职工对生活区域环境进行整理,制定管理措施,实行定期清扫,使工区环境焕然一新。

改善环境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班组职工业务水平。在班组到象鼻子至凉亭坳区间作业时,该区间有一处段探伤视频回放班组要求监控的伤损,但前一个班的工区职工没有发现该伤损。熊晶拿好仪器,仔细反复检查,最终确定该处伤损位置,果断消除了安全隐患。自那以后,熊晶把提升班组业务当成头等大事。

熊晶坚持采用现场教、空闲学、集中测等方式提升班组职工业务水平,年底车间评比中,麻阳探伤工区由之前排名末尾提升至中上水平。由于探伤工需要常年行走区间,熊晶在上班过程中特别注重年轻人与老同志的工作搭配,自己作为年轻人一员,主动承担为仪器加水、换探头等脏活累活。

“最难的是新凤凰至利略区间有13KM。隧道曲线多、设备状态不理想,加上工区老职工走路相对慢些,检查这个区间至少要6-7个小时。包子、馒头、榨菜就是我们的午餐。”说起以前的故事,熊晶仿佛历历在目。

经过时间打磨,麻阳探伤6工区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从业务水平还是班组建设都有很大进步,车间在月会提出表扬,因表现突出,熊晶荣获“集团班建先进工作者”荣誉。

主动参与新线开通建设

2017年,熊晶通过公开招聘,担任张家界探伤车间技术员。

在新的岗位上,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技术攻关和实验,通过在练兵房实验和结合现场带孔焊螺孔裂纹频发缘由,总结探伤“现场钻孔倒菱”新方法,在得到段普铁技术科和相关专家认可后,张家界探伤车间班组普遍采用现场钻孔倒菱方法,螺孔裂纹发现率先比原先提升了30%,熊晶还将此方法总结提炼形成了专业论文,获得了2018年湖南省铁道学会一等奖,全国铁道学会二等奖。

2019年5月,段管内渝厦铁路黔常段开通在即,熊晶主动提出带着车间双轨小车探伤班组进行钢轨验收工作。双轨探伤小车第一次进入高速铁路探伤就遇到情况,因此,未开通线路,钢轨表面没有打磨,也没有火车运行,轨道上的灰、沙会影响双轨探伤小车的探伤精度,于是,熊晶采用分区段加大水量探伤,将灰沙对探伤的影响降到最低,及时解决了难题。

此外,在一次作业中突降暴雨,为按时下道,熊晶将雨衣罩在电子设备上,确保仪器设备不受影响,自己却淋的身湿透,好在仪器设备没出任何故障,顺利完成任务,回到驻地熊晶直哆嗦。

“最难的是探伤仪器耦合用水问题。”熊晶说,高速铁路隧道长、区间远,途中加水地点很少。为提高作业效率,他提出在双轨车上多备放两桶水,对用水阀门进行改进后,使双轨探伤小车由原来检查12KM加水提升至作业23KM后再加水,大大提升作业效率。

两个月后,渝厦铁路黔常段顺利通过验收,看着自己参与建设的线路开通运行,他心里自豪感满满。

从“零”开始

2021年,张吉怀高铁线路开通运行,熊晶到新成立的吉首东探伤车间任副主任。张吉怀铁路作为段管内接收的第一条高速铁路,标准和要求与普速铁路不可同日而语。车间刚成立,人员、设备、后勤保障等工作都要协调处理。为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他查资料、整材料、问路线,常常工作至凌晨才休息。

2021年下旬,张家界地区突发疫情,熊晶所在车间职工分别被阻隔在牛车河、张家界西、吉首等地,面临进退两难。见此情形,熊晶利用钉钉召开工班长会议,一方面传达上级防疫指示要求,另一方面要求班组长发挥带头作用,做好班组安全和防疫工作。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任务带来的影响,熊晶一边积极联系疫情防控中心人员,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政策;一边灵活调整生产计划,采用“连班制”“集中生产作业”等方法,让车间职工既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又能上道检查线路,确保线路安全稳定,使车间平稳度过了疫情艰难时间。

张吉怀高铁线路双线全长483.698公里,共有67组道岔和4组温调器,含有厂焊焊缝7901个、闪光焊焊缝2275个、铝热焊焊缝1248个,熊晶对车间管辖内的设备数据如数家珍。

他经常到工区跟班作业,渝厦线从西边重庆黔江区局管界到东边桃源县兴发所局界,张吉怀线从张家界西到南部怀化市局管界都有他的脚印。在跟班作业中,熊晶坚持“高铁安全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严格按照技术规章,落实探伤检查制度,特别是对现场作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一点都不能放松。一次班组一名职工在焊缝探伤检查过程中,轨头部位检查未全覆盖,他毫不留情指出其问题所在,并现场教学,让其把该焊缝重新检查一遍才放心。他常说:“对职工的严格,也是对他们负责,‘高铁无小事’出了问题再后悔就迟了。”

带好一支队伍

作为吉首东探伤车间的“领头羊”,他清楚的认识到,要使车间发展的更高、更好,就必须要带出一支“本领强,业务精”的探伤队伍,在关键时刻能扛起“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责任。他把此想法说给车间党支部书记、技术员听后,两人当场表示大力支持。为更好了解职工想法,他利用空闲时间主动与青年职工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特点和擅长,在他精心挑选下成立了“吉首东探伤技术攻坚组”并根据组员特点制定培养计划。

熊晶利用每周业务学习和现场跟班时间对“攻坚组”成员进行现场提问测试和技术难点现场教学。有针对性的把探伤发现的问题在现场还原教学,使探伤工更加贴近作业现场发现问题。

“相比在练兵房,在现场教学让我会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原理和技巧”探伤工王俊说。

除此之外,每月生产月会熊晶组织车间业务骨干与“攻坚组”队员进行1对1现场PK,通过PK既有竞争又相互促进,在业务上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2022年10月,因疫情影响,车间部分人员受到管控,为确保线路安全稳定,熊晶优化生产模式,组织攻坚队成员与所辖工区人员一起集中在张家界西黔张常场、张吉怀场进行道岔全断面探伤作业,既达到了强兵练技的目的,也完成了车间生产任务。

“通过强化业务技能、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使攻坚组的能力达到车间最高水平,随时应对车间出现的急、难、重、险突发状况。”该车间技术员周炜炜说

攻坚组成员杨秋说:“熊主任常与我们交流,他的左右铭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曾以为成功背后都是因为热爱,殊不知成功背后需要更多的坚持和努力,他不仅是我工作上的‘领头羊’,也是我身边最好的榜样。”(欧超科 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