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回到家乡,感觉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到处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四处涌动着强劲的发展活力,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1月12日,刚从外地返乡的湖南省新宁县马头桥镇坪山村11组村民蒋松桥对家乡的新变化,惊喜之余,赞不绝口。
临近春节,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村民陆续返乡,在新宁县马头桥镇坪山村,归乡的游子回到村里无不感慨家乡这一年来的巨大变化,提质改造后的X145道路贯穿而过,6千余米的草砂路铺建一新,道路两旁,连片油菜绿意盎然,以“耕、读、仕、创、修、善”为核心的6个主题乡村文化设施和一幅幅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墙绘依次呈现,3000余米的木质特色护栏和一座座富有特色的美丽庭院让人眼前一亮,“低碳美学”彻底扮靓美丽乡村“新颜值”。
乡村振兴的当下,为让乡村美与文化兴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坪山村驻村工作队以美丽庭院建设为载体,在丰富内涵与拓宽外延中不断探索,善谋善为,善作善成。为让这一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工作队以乡村规划、美丽庭院建设、集中建房引导、老旧房屋检测加固等工作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后盾单位的优势与特长,邀请学校各学院专家和研究生组建社会实践服务团,通过测绘、勘察、规划、设计等环节,对全村进行系统性规划设计。截至2022年5月,全面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其中包括坪山小学、幼儿园等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多达50余套庭院设计方案,通过高规、专业、精细的顶层设计,为坪山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绘制了蓝图、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据了解,在美丽庭院建设和“邵阳市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的推进上,坪山村全面聚焦生态文明、充分对标低碳美学、致力打造美丽乡村。在实施的过程中,该村按照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片扩面的思路,遵循“就地取材、旧物利用、低碳循环”理念,通过驻村工作队邀请学校专家负责设计,村两委负责管理与协调,村民负责收集建设材料、提供所需场地和投工投劳的“三个负责”模式,以注重村民主体,激发群众意愿;注重实用实效,发展庭院经济;注重绿化美化,实现生态宜居;注重乡土文化,留存乡村记忆的“四个注重”为核心,精心打造美丽庭院微景观,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新容貌。
美丽乡村建设与群众的美好生活紧密相连,广大群众自然是当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为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该村通过支部引领,乡风文明理事会牵头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管委会全面负责庭院建设与管理的具体事务。组织领导的进一步强化,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高质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建立“村干部包组、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总支牵头、党员带头、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组织模式,并成立“美丽庭院建设党员志愿队”,捐款捐物、投工投劳,号召村内党员、发动本村能工巧匠,组建本地施工团队,通过统筹主导产业、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要素,有力有序地组织和指导广大群众开展自主建设。
建设过程中,工作队亲力亲为,带头与群众一起收集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并参与搬砖运瓦,带领群众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让人“寻得到记忆、留得住乡愁”。此外,驻村工作队通过积极联系校友中心,并发动本村在外经商成功人士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共获赠紫薇树1000余株、路灯200余盏,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凝聚起强大合力,助推村庄美化亮化。
截至目前,坪山村已建设“美丽庭院”示范点4个,绘就乡村振兴主题墙绘达10余幅。尤其是在X145沿线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利用旧材料改造完成的40余座特色庭院,像青砖灰瓦、酒坛瓦罐、竹篱木桩等农村常见的物品,经过能工巧匠的双手,在传统建筑的形式下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焕发新的生机。“低碳美学”使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彻底扮靓了坪山村。
“在后盾单位长沙理工大学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我通过收集材料,建设和美化庭院,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在学校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如今我也是半个土专家了,一有空就动员协助村民搞好庭院建设,非常有成就感。”邵阳市“最美庭院”——“初心苑”庭院主人张长力自豪地说道。
“美丽庭院和乡土文化设施建好后,不仅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提升了文化品味,充分享受到新时代美丽乡村高品质的生活。”坪山村村民纷纷表示。为有效固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现从“当下改”到“长久立”,让美丽乡村“持久美”,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实行积分管理办法,建立实用性强与操作度高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同时党员带领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瓜果蔬菜、圈养鸡鸭,把提升乡村风貌、发展林果经济、培养庭院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美丽的庭院不仅有靓丽的颜值,而且兼具丰富的内涵。(杨坚 雷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