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之星

做一个有底气、有源泉、有动力的时代歌者——天津诗人常英华访谈录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 时间: 2023-03-31 | 责编: 姜颖

访谈对象常英华简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青联委员;天津青年诗社常务社长。

多年来,她致力于用诗歌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培养天津诗歌新人做贡献。先后赴天津市多所高校举办大学生诗歌活动,挖掘诗歌人才;带领青年诗人赴河北、山东、山西等多地进行创作采风,并深入天津青年宫、曹禺剧院、蓟县下营镇、武清大黄堡、天津港集团等十几个单位和机构设立诗歌创作基地,用文化的力量讴歌美丽中国、美丽天津。

常英华多次与天津广播电台合作,开展文化下基层,特别是共同主办的“化蛹成蝶,爱与感恩”情景诗歌朗诵会,用传统文化挽救社会问题青年,广受社会好评;与天津青年宫联盟举办“高举团旗跟党走”诗歌征文活动、协助天津市禁毒办承办“626国际禁毒”诗歌创作活动,与天津大学共同主办“海棠诗歌艺术节”,与天津市作家协会、市青联共同主办“你用棉签我用笔”天津市抗击疫情诗歌征诵活动和“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庆祝中国共青团建团百年诗歌征诵活动等,用诗歌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同时还自筹资金举办了诗集《我看见了火焰》《寻》等多部青年诗人的作品首发朗诵会。编辑出版的《天津青年诗选》《诗广场》,在社会中引起较高评价。

本期专访,主要就常英华坚持以“诗歌”立身立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追求创作价值的动力源泉,做一期专题访谈。

主持人:常英华老师您好。诗歌是文学宝库里的璀璨明珠。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诗歌作品鱼龙混杂,诗歌文化的发展也曾一度遇到瓶颈。随之,诗教工程也就成为了政府工作内容的重要部分。我们想知道,您从2009年开始创作现代诗,不断将诗歌文化融入社会,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正能量,至今已经坚持了13年,一路走来是怎么坚持的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常英华:最开始肯定是因为喜好诗歌。2007年,我在撰写天津地方志文献时,采访了一些知名企业家,感受到他们是在用生命做企业,灵魂被深深触动。但我改了很多遍文稿,依然觉得表达不尽。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诗人寥寥几句话就让人心神凝聚、产生共鸣?而我洋洋洒洒数万字,依然言表不透?于是,我就产生了写诗的想法,用诗歌弘扬社会正能量。我于2009年开始创作诗歌,那个时候一提到诗歌,就会有人站出来抨击“无病呻吟”,甚至还出现了各种“诗体”和“派系”。

我就认真思考了读者对当下诗歌的接受程度。中国诗歌从远古至今都经过了社会的淘洗,这种审美早就刻在了国人的骨子里、流在了血液中,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条件反射般焕发。更多人认为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涵养了千年精神,其实好的现代诗,一样会激发国人的审美点。对于现代诗的创作,读者的记忆主要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将朦胧诗和新生代诗奉为经典,一旦违背了这个“印象”,就不在审美点上了。对于那些语言平淡,情感单薄的诗,自然不能接受。

我们从读者的接受角度可以反观当下诗歌的创作困境,最主要原因是不接地气——缺乏用文化自信做底气,缺乏与社会、与生活的血肉联系。探寻当今诗歌创作的出路,是不容懈怠的文学任务。这个使命感一直让我心生向往。首先是要找到方向: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命脉,个性而鲜明地讲好中国故事。这需要每一名创作者明晰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不断发扬传承和创新精神,用作品树立起民族自信。

这么多年,我靠着这种自信走到今天。创作诗歌从来不为了出名或者赚一些稿费、博一些眼球,反而经常反思:我们为社会做得够多吗?我们的写作天赋是不是闲置无用?至今我都难以忘记,在协助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办“你用棉签我用笔”天津市抗击疫情诗歌征诵活动时,为了更好地将优秀诗歌变成配乐朗诵,我们邀请了天津广播电台优秀主播进行公益朗诵,作品在天津广播电台经济频道进行推广。当我看到一位老党员为天津市作家协会发去的致谢信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信中这样写道:“疫情期间,我们小区里的居民心情非常焦虑。为了给大家鼓劲,稳定情绪,我们用几部大喇叭反复播放‘你用棉签我用笔’主题抗疫诗歌朗诵,那嘹亮而又有感染力、号召力的朗诵之声,传递了市委市政府对市民的关心关爱之情,歌颂了白衣天使、志愿者及他们家属辛勤工作和支持抗疫的优秀事迹,感动了在场的全体人员。顿时,整个场面由压抑、困惑的心情变成了积极向上,理解支持的浓厚氛围。我们认为:好的作品来源于人民,你们用实际行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进行有声传播,做到了声情并茂,发挥了文学创作的最大价值……”

就在那一刻,我深刻认识到追求诗歌创作的永恒价值,就是要扎根生活、深入社会,用真善美做前进的动力!

主持人:您的动力,不仅具有时代性、更具有号召性。但是在这13年中,人们的思想领域和文学创作已经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所面临的诱惑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很容易使创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您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并引导青年诗人的呢?

常英华:我经常与青年诗人,特别是大学生探讨诗歌的归属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诗歌从来不在浮华的名利场,而是隶属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从宏观讲,诗人的创作源头,正是取之于民、利之于民的社会,展现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从微观讲,诗人本人不能脱离深刻而疼痛的生活。我们要通过诗歌,让现代人产生回归真善美的自觉性,这才是创作的真谛。

所以我们并不急于创作,而是深入到社会各个群体之中,进入陷入式的体验和思考。比如,在国际禁毒日,我们主动请求主办方给我们机会,与吸毒人员面对面,体验他们的心路历程进行创作,让人们不再敌视他们,而是伸出温暖之手,效果更佳。

除了深入生活,我们对于社会上一些大热的诗人现象,也会给予青年诗人正确的引导和解读。如脑瘫诗人余秀华腾空出世时,很多人都在拿“脑瘫”“标题党”“闷骚”等词汇,对余秀华进行评价,甚至有的诗人认为,作品写得好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流量和热度。针对这种情况,从不接受诗歌访谈的我,走进了天津广播电台正午杂谭栏目,清醒地解读余秀华诗歌现象。

在采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敏感问题。比如,怎样看待“农民诗人”“草根诗人”这些称呼,是不是对于诗歌的亵渎?我指出,诗人不关乎男女,更不关乎于一些其它元素,诗的感觉应该首先来自心灵的感动。余秀华的诗歌并不是坐在那里结构出来的,而是一种生命的嘶喊,思到深处有回声,情到浓处有共鸣——诗人独到的人生见解、感情的自制力和清醒的生存智慧,应该为当下文学界推崇和关注。

在被问到:是否觉得当前的“余秀华现象”对于诗歌发展有影响的问题时。我阐明了时代的观点:用精神的高度放歌,将思想的正能量奉献于时代,这才是文学真正的影响。余秀华的诗作有她个人的生命悲欢和思想角度,形成了自己敢爱敢恨的风格,这点讲是成功的,但也不能排除当下诗歌商品化的“怪异”现象。我想,余秀华及一些大热诗人们的现象对于大众而言,是一种真实的回归,对于更多象牙塔诗人来说应该是一种警醒,要关注社会现实,到社会中去,到普通老百姓中去,不被行进中的困难所羁绊,不被现实中的诱惑所束缚,始终保持向上的理想与朝气才是正道。

我的这些观点得到了很多诗人的认同,我们之所以志同道合,学习和引导是必须做的功课,但最大的功课还是深入社会的体验和感悟。

主持人:为了诗歌文化的发展,您付出了大量精力。听说您经常义务为天津的诗歌活动撰写主持串词,一定对诗歌发展有所了解。您觉得天津诗歌、乃至整个诗坛的发展前景如何?

常英华: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更何况我们有着千年的诗歌传统,早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就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引爆民众对诗词的热情,时至今日,“互联网+”的诗歌模式,同样推波助澜,形成“人人读诗,人人写诗”的盛况。重点是,时代需要我们清醒而理性地看待诗歌,促进诗歌文化呈良性发展的趋势。

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已经打造出自己的城市性格和文化品牌。近10年来,大大小小的诗社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诗歌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中国天津诗歌节”,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在中国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由诗歌节走向大众视野的诗人也层出不穷,输出了大量优秀诗歌作品。天津诗坛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从单打独斗到走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从默默无闻到积极贡献,整体发展向好。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从微观的角度讲“诗人本人不能脱离深刻而疼痛的生活”,能不能详细讲一讲这个观点?您从诗歌当中得到的个体“回馈”又是什么?

常英华:诗歌对我个人最大的回馈就是思想的升华与灵魂的净化,不被浮华名利所牵引,诗歌能让我成为一个接近纯粹的人,拥有一种审视自我超越自我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我践行了一份担当。而且我深信,这份担当不仅是我个人的,也是全民的担当。

对于“诗人本人不能脱离深刻而疼痛的生活”这个观点,还是以余秀华为例,其诗歌最大的风格就是浸透着“苦难”的根源和世俗的棱角,又有着无处不在的情爱,才会触动现代人本真的回归之心,开启了大众很难抵达的生命体验——“真实”“真性”与“真情”,这才是余秀华成功的本质。从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实实在在体验到:常人的日常生活,对于她就是一场清欢了,她的灵魂疼痛又富有,这是造就一个诗人的关键。而写作本身就需要沉寂和孤独,忍耐和苦楚,生活的挣扎和精神的腾飞相生又制约,只要有爱,才是生活的救赎。

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十六岁便扛起沉重行囊离家求学、异地打工,对文字的最早依赖便来源于孤独所带来的各种无助,企图用文字舒缓心结,直到改变命运。所以自古以来,苦难出诗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绝对不能作为真理。在此,我要寄予广大诗人们一个希望:追求诗歌创新,但不能为了创新颠覆或消解价值观念,更不能因“苦”消极呻吟,而是应该不断挖掘创作的真正价值——保持正气和勇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唤醒人们的心灵。这种发现需要的是冷静而不是浮躁,是个性而不是时尚。我们一定要潜心做一个有底气、有源泉、有动力的时代歌者,智慧地创作、智慧地生活!(潘书培 田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