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村镇

甘肃康县:“创城”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增力赋能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 时间: 2023-06-27 | 责编: 姜颖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文明是一个地域的外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内涵,更是一方乡民的幸福底色。

走进甘肃康县,无论漫步在城区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还是憩息在乡村清新幽静的农家小院,都能够看到无处不在的变化,换上新装的居民楼院,华丽变身的背街小巷,整洁舒适的民居住所,热情好客的乡村人家,势头良好的特色产业……共同绘就出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文明画卷。

康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准确定位县情实际,立足以人为本,明确提出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主引擎,按照“山水自然美、乡村整体美、产业品质美、城镇精致美、社会真善美”总体标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工程和落实“三个共同”促振兴工作机制,力争把康县建设成为宜居宜游、乐业兴业、独具魅力的花园城市。当前,康县正在努力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县上下倍加珍视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奋力夺取这一“金字招牌”的蓬勃精神和不断厚植的创建成效,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增力赋能。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显“气质”

康县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理念,综合考量特殊的地理条件,确立了“精致美”的城市建设思路,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工程,将城区划分为15个片区,实行一个片区、一个县级领导包抓、一个专班推进、一个改造提升项目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拆危旧房屋、拆违章建筑、拆残垣断壁、拆老旧建筑5.19万平方米,整治乱搭乱建410处,收回国有土地71.56亩,更换维修路灯组件1371套,维修雨污管网965米,铺装维修人行步道27689平方米,硬化平整背街小巷路面27258平方米,改建埋设污水、雨水、供水、供热等管网23000米,增强城区供热、供气、供水、排污能力,持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完善城区网格管理机制,整治城区“飞线”41200米,在各类巷道新增安装路灯617盏、监控96套。同时,聘请中央美院、深圳都市实践设计公司等高水平专业团队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让县城变得更加靓丽、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精心装扮后的康县,灯光更亮了,马路更宽了,厕所更净了,巷道更美了,楼院更新了,处处散发着独有的“气质”和“魅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聚“人气”

四季分明,碧水青山,良好的自然生态蕴藏着发展特色产业的巨大潜能。康县按照“文旅康养型、农业优先型”的发展定位,以文明创建赋能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路,全域推进特色农业和康养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

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康县分区域发展食用菌、天麻、核桃、茶叶、花椒和老品种黄豆、高粱等山地特色农业。2022年建成农业特色产业示范村21个,农业增加值增长8.5%。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让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让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农民。

在文旅产业方面,康县优化“北山南水”文旅产业布局,围绕青龙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发,集中规划实施了全域旅游游客集散中心等一批精心节点项目,精心打造康县山水马拉松等休闲体育赛事。依托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阳坝镇现有旅游项目,打造阳坝康养旅游示范区,即将建成年产量8500万瓶的瓶装水项目,谋划启动了田坝六池沟“五养水世界”项目。入选“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建成国家等级旅游民宿2家,1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近期,第三届“鲁企走进甘肃·陇南”投资洽谈会、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现场会等大型会议都将在康县举办。

在乡村治理方面,康县创新推出“三个共同”促振兴和“1234”民事直说工作机制,按照“六个一样”标准,深入开展“四擦两清”“明窗亮灶”等乡村环境卫生治理专项行动,规范农村垃圾分类、堆放、转运方式,线上线下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实实在在解决群众诉求,大力整治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逐步形成了崇美向善、互助乐业的乡村文明新风。

随着今年第一届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和三个全国性重要会议在康县顺利召开,让更多国内外人士把目光聚焦到康县,走进康县,了解康县,投资康县,建设康县,为康县更好地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凝聚了人气。

文明风尚全民践行有“温度”

康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系列人物”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健全了志愿服务队伍,完善了志愿服务激励褒奖机制,积极开展了扶弱济困、帮幼助残、关爱老兵、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卫生整治、文明交通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了公安局“背包警务”、迷坝乡“微心愿”、阳坝镇“暖心有我”、云台镇“爱心驿站”、豆坝镇“微管家”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广大党员干部通过更加便捷、更加务实、更加温暖的爱心服务行动,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打通关爱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如今的康县,人人红马甲、处处志愿红,通过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市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康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