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之光

碧血丹心张学义:以德立身 以文化人

来源: 中国网文明中华 | 作者: | 时间: 2023-06-30 | 责编: 姜颖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幸亏受伤的是我,不是几个年轻人,不然我咋向他们的家人和组织交代!”昏迷了两个多小时,醒来后的张学义忍着疼痛,噙着眼泪,喃喃自语道。

热血铸警魂:危难关头 舍己为人

2023年3月1日,河南省第二监狱一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张学义带着4名年轻干警正在转运疫情防控临时隔离点的废旧钢结构棚架时,突然狂风劲吹,转运中的钢架发生严重倾斜,顷刻间就要倒塌,危急时刻,张学义不假思索冲了上去,一把推开其他同志。4名年轻干警安然无恙,张学义却被沉重的钢架重重地砸在地上,瞬间失去知觉。经过全力抢救,张学义虽没有了生命危险,却造成3节腰椎粉碎性骨折和2根肋骨骨折。张学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要求,彰显了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十年磨一剑:德化人心 转危为安

危难关头的舍生取义离不开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党性修养。多年来,张学义坚持把提升党性修养与坚持文化自信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改造工作相结合,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价值理念,化育人心,培根铸魂。坚持不懈以国学为载体,对罪犯开展“圣言点亮心灯,经典浸润心灵”教育,精心打造国学文化教育品牌,培育罪犯明德明理、向上向善,激发内生改造动力。10余年间,他完成国学学习读书笔记9400余篇,累计自费为罪犯购买提供国学书籍3000余册。“明德讲堂”从2012年开始,一周一讲,开办670余期,明理读书从2017年开始,一月一主题,共举办60余次,开展国学知识竞赛20余场,录制国学讲座50余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善、知善、向善、行善”的改造观念不断植入罪犯心田,越来越多的顽危犯从此洗心革面。57岁的罪犯金某从20岁开始先后4次犯罪入狱,曾在5所监狱服刑,是挂牌攻坚的顽危犯,管理过金犯的警察无不摇头、“谈金色变”。金犯调入张学义所在监区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逐步端正了思想,走上了正常改造的道路。走出高墙的当天,曾经的“刺头”动情地说:“如果早一天遇到张监区长,早一天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不至于一错再错。”并送锦旗赞誉张学义:讲慧言慧语传正能量,渡墙内墙外施万千人。另一名刑满释放人员郭某回归社会后,效仿张学义,在自己创办的企业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更多人向上向善。

息诉显魅力: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多年来,别人不想要的“尖子犯”,别人不敢管的“危险犯”,只要监狱工作需要,张学义一概接纳。他对重点人群抱着“不嫌弃、不放弃”的必胜决心,采取“提低、限高、扩中、打顽”的措施,努力把“短板”拉平。他潜心钻研撰写的《个别教育攻心要点22则》,被广大青年干警奉为实用宝典,遵循其中的心法和方法,基本可以实现“一年转观念、两年无违规、三年警囚良性互动”的预期目标。找准痛点、攻心为上,张学义个别教育的秘诀,不仅在狱内实用,还有效延伸到了大墙之外。2018年刑释人员张某,因出狱后生活困难,先后以多种名义提出无理诉求,长期、反复信访。张学义得知后,主动请缨,有的放矢,参与化解。“小张,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听到张学义的声音,张某“腾”地站了起来,一改往日的冷眼相待、不理不睬。当得知张学义自费几百元将一套汇编了670余期、厚度近一米高的《明德讲堂》资料送给自己时,张某欣喜不已:“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心愿,谢谢张监区长能理解我、厚爱我!”最终张某接受了调解处理结果,签订了《息诉罢访保证书》。2022年2月,这起历时两年的重复信访积案彻底得以化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学义信念坚定,忠诚履职,以德为先,守正创新,团结带领一监区党支部凝心聚力、创先争优,支部多次被省厅局和监狱评为“先进党支部”“四强党支部”和“五好党支部”;个人2013年被新乡市传统文化协会聘为特约讲师,2015年被省局评为省级个别教育专家,2022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辛丙全 通讯员 赵建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