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江西优质农产品飞向全国,今年6月是我近几年出差外省最多的一个月。从上海到北京,再到杭州,一直在不停地和农产品电商平台对接。”7月8日,正在落实省农产品对接销售平台和商超餐饮专项视频培训班事宜的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涉外处干部胡秋满,一大早就忙得满头大汗。
他告诉记者,自我省召开农业产业化“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工作座谈会,特别是5月底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农产品电商,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了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5个月网销近70亿元农产品
在江西省农产品对接销售平台和商超餐饮专项视频培训班上,我省发布了《1-5月全省农产品电商监测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1至5月,我省通过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参考商务部和农业农村部行业划分标准)69.9亿元,全国排名第16,上升了两位,同比增长48.9%,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农产品电商,是互联网+农业的产物,也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江西万年贡米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旭栋对此很是认同。
“我们1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农产品电商领域,并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商销售网络,目前销售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郑旭栋说,2022年,公司电商年销售达6000多万元,已相继在淘宝、京东、天猫等多个平台开通旗舰店。今年,该公司又将目光瞄准了抖音、火山视频等短视频平台。
农产品“触网”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吸引新的产品进驻。据我省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前五月,全省农产品电商活跃店铺数10184家,新增店铺数1359家,农产品电商活跃店铺数与销售额在50万的店铺数实现稳步增长。
产品有竞争优势,但与头部省份还有差距
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成为江西农产品网络销售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据1至5月全省农产品电商监测情况的通报显示,从产业竞争力看,粮油类和水产类电商竞争力指数分别为69.5和69.7分(满分100分),全国排名第10位和第15位,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头部省份还有差距。
“通过调研发现,要提升竞争力,必须提升江西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胡秋满告诉记者,今年,我省在加快培育“赣鄱正品”的同时,强化与头部电商平台的对接,着力打造一批爆款产品,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江西吉内得实业有限公司就是我省重点培育的龙头企业之一。
“虽然进入电商领域只有2年,但目前网络销售已经占到了我们公司销售额的45%左右。我们重点是要将线上客户,引流到线下进行转换,线下的客户也会同步引导他们去线上进行购买,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良性互通,进而加快向二三产业延伸。”吉内得销售总监温馨女士说。
亟须挖掘生态潜力,让优质农产品“有名有姓”
被冰雹砸过的水蜜桃还卖得出去吗?大多数人会以为无人问津。但我省农业产业化考察组赴北京考察时,了解到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的做法后,有了另一个答案。
“冰雹最大的有乒乓球大小,当时正值桃子成长期,80%以上的桃子被砸伤,直接经济损失约600万元。”2022年6月12日晚,一场夹杂着冰雹的暴雨让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忠至今难忘。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雹伤桃”虽说表皮有些磕碰,但因价格实惠(只有正常桃的四成)且甜度相差无几,反而大受欢迎,盒马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店的首批“雹伤桃”不到半日就售罄。
阿里数字乡村江西区域总监金星认为,平谷大桃“受伤”仍畅销并非偶然。
“通过市场侧的数据反馈倒逼农业产业生产端的升级,协助农产品更好地触达消费心智,让市场选择好的产品,让好的产品更容易被市场看见。”金星告诉记者,江西生态环境优良,生产了优质的农产品,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江西农产品的“生态绿色”优势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所以当下紧要之事是让更多的江西土特产都“有名有姓”。
为此,金星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打造完整供应链闭环,促进产业链升级;二是畅通全渠道产销对接,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三是通过农产品电商数据,创新产业模式;四是共建数字化人才队伍,完善电商培育体系。
此外,发挥国内大型电商企业的流量优势,引导农产品及预制菜企业加大与大型电商企业的对接合作力度,打开电商销售渠道;推进“赣鄱正品”全域品牌创建,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健全北上广、南昌及井冈山优质农产品品牌运营中心;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实施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产业链条较长、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围绕品牌建设、产业链升级、农产品电商对接,我省相继提出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而广昌、会昌、泰和等地,也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加大与电商平台合作力度,加快白莲、乌鸡等特色产品的出圈步伐。(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耀文 实习生 叶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