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点击文明 文明广东

广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 拓展增量空间 推动产业向好

来源: 南方网-南方日报 | 作者: | 时间: 2023-07-24 | 责编: 喻雪

广东经济地理格局正在悄然重塑。

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而在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20.9%,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效应愈发显著。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省三次产业均呈向好趋势:一二三产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6%、3.7%、5.9%,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5个、1.3个和0.9个百分点。

从存量找增量,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广东更加高效地用好各类资源禀赋,为一二三产发展提供厚实支撑。

从城市、珠三角、陆地出发;向广大农村走、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走,向海上走。

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正是广东经济企稳向好的后劲所在。

向广大农村走

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外部环境越是复杂严峻,广东越是需要补齐自身短板,增强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补短板,广东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年初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到2022年,广东人口城镇化率已是位居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后的省域之首。但与此同时,广东农村数量多,2.65万个行政村(社区)星罗棋布,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

“广东已进入城乡融合阶段。”这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给出的判断。“要破除单向城市化思维,在城乡融合新形态下思考城乡发展和要素配置,促进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和繁荣。”

广东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农村向城市靠拢”,而是要推倒城与乡之间无形的“墙”,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有序流动。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着重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在这一“头号工程”的带动下,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基础设施升级蓬勃开展。这些积极变化进一步推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激发了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潜能。

县域兴,镇村兴。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2%,比城镇快7.7个百分点。

依托广大农村,一产的稳定增长也对全省经济企稳向好、民生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上半年,广东春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比增长3.2%,产量增长2.9%。生猪产能持续释放,生猪出栏增长4.5%,猪肉产量增长4.2%。

“三农”压舱石让广东端稳了“饭碗”,托起了经济社会基本盘。

向农村走,广东不断畅通资源要素的流动,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向粤东粤西粤北走

在广东,珠三角地区9市以30%的面积,撑起了占全省超80%的经济“大盘”;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市拥有70%的广袤面积,但经济占比却不到两成。

这凸显了一个问题:我省资源与空间的配置,与经济活动并不十分匹配,这也进一步制约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极化效应会导致发达地区越来越富,相邻落后地区越来越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指出。

向内看,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梯度落差仍在扩大,转移项目数量不够、质量不高,高能级产业承接载体偏少,产业园区布局“多而不强”,营商环境存在差距。

往外看,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蛙跳式”外迁,广东交界地市工业发展速度慢于相邻省区兄弟城市。

与此同时,全球产业布局调整转移的大环境、大趋势正发生深刻变化。

要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广东必须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大突破。

当前,广东已形成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1+14+15”政策体系,同时还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以及江门、惠州、肇庆部分县(市)打造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最近,汕头、湛江、茂名、清远、江门5市主平台,还被正式确认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主平台。

最新数据显示,1—6月,15市主平台新整备土地面积17861亩,新建成标准厂房215万平方米,新增制造业项目设备投资额1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13.7亿元,同比增长21%。上半年,主平台新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353个,完成年度总体目标的53%,总体实现平稳开局。

今年5月举办的2023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各地达成合作项目256个、投资总额2375亿元。真金白银的投资,有望在接下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出,助力粤东西北地区不断缩小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交通条件持续改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平台支撑更为有力,政策红利有效释放,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正迎来重大机遇,成为投资兴业和开拓市场的新沃土。

向粤东西北地区走,广东切实提高资源禀赋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向海上走

广东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对各类自然资源的需求长期处于高位。在陆地资源尤其是建设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广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该往何处拓空间、要资源、找动力?

望向海洋,视野更开阔——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4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紧密联系了陆地与海洋,海域面积更是陆地面积的2.3倍。随着海域空间的管理与开发利用从“平面”走向“立体”,海洋蕴藏的空间潜力也将进一步扩大。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而要建设海洋强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是其中关键。

2022年,广东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31.9∶65.1,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海洋制造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持续增强,海洋新兴产业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执行主任向晓梅分析认为,二产的比例提升,主要是由于海洋制造业增速较快,带来比例的增长。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还将使得制造业的规模和结构不断优化,竞争力不断提升。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在这方面,广东累计已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5个,实施“粤种强芯”工程,培育金鲳鱼、花鲈等一批海水优势鱼种。目前广东海水鱼苗占全国逾40%,居全国首位。

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产量增长2.5%,其中海水产品增长2.2%。2022年,广东海水产品全年产量达459万吨,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增长比例,实际上意味着相当巨大的规模体量。

为了破解海洋牧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难题,今年7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推出十条措施,通过加强海洋空间规划支撑,保障要素供给等手段,加快推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认为,海洋牧场既具备生产效益,又有生态效益,海洋牧场建设可以与新能源、休闲旅游等产业业态有机结合,这不仅能有效利用海洋资源,更能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事实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是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鲜明特征。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不仅能够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将成为广东经济回稳向好的新增长点。

向海上走,是发挥海洋资源禀赋优势,打造海上新广东,构建陆海统筹、山海共济的发展格局。放眼未来,海洋必然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广东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南方日报记者 陈薇 黄叙浩)